“元曲大家” 关汉卿笔下的包公戏

合肥晚报 2021-12-21 00:41 大字

○关汉卿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绘本

○评剧电影《包公三勘蝴蝶梦》

我们知道,关汉卿是我国“元曲四大家”之首。其创作的《窦娥冤》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记载,关汉卿一生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主要剧目现存近二十篇,而这其中还有两篇与包公有关,一篇是《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一篇是《包待制智斩鲁斋郎》。这两个剧目至今仍以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在戏曲和影视舞台上。

关汉卿写了两篇“包公戏”

大约1220年,关汉卿出生于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作为元代杂剧奠基人,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首位,他一生创作的主要剧目现存近二十篇。可以说,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戏曲史上,关汉卿也与莎士比亚齐名,被《英国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称为“创作了60多种戏剧作品的第一位有成就的著名戏剧大家”。

据史料记载,元朝统治者带有奴隶制度痕迹的等级统治,在社会上形成了剧烈的不公正现象。而大量对科举仕途无望的“失业”学子,只得“屈尊俯就”为戏班写剧目为生。这些学子,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剧情的编纂有着超出常人的想象力。他们在戏曲中抒发胸中压抑、述说着社会的不公、借助古人和神明伸张着人们心中渴望的理法中的公正、社会中的公平。他们中的佼佼者,就是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曲四大家。

而我们大多数人了解关汉卿,都是从那篇脍炙人口的《窦娥冤》开始。该曲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古至今几乎已经通过所有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于世人。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关汉卿创作的剧目中,还有两篇与“合肥老乡”包公有关,一篇是《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一篇是《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包拯,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人。作为北宋一代名臣,他不仅被合肥人所熟悉,更是一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史料记载,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后任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随后任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一生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在《宋史·列传第七十五》中,列举包拯任监察御史时弹劾张尧佐;知端州时不持一砚归;在陕西河北任职期间为民请命减免课税;面对契丹聚兵边寨,包拯筹集军粮,率民牧马加强边防;任天章阁待制时,弹劾权贵,直谏皇帝。

大约从那时起,包公的故事开始进入了文学作品。到了元代,在关汉卿等几位元曲大师的笔下,包公的传说更加深入人心,得以广泛传播。

经久不衰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是关汉卿的一部与包公有关的著名剧目。该剧目情节源于汉朝刘向著《古列女傳·卷五·齐义继母》描述的一个故事,关汉卿依照这个故事,增加了部分情节和人物,融入了包公元素,编纂成一个完整的戏剧剧本。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讲述的是发生在开封府中牟县一个故事:恶霸皇亲葛彪,在街上无端冲撞平民王老汉,口称:“我是个权豪势要之家,打死人不偿命。”并毒打王老汉至死。葛彪打死王老汉后,口吐狂言:“只当房檐上揭片瓦相似,随你那里告来。”扬长而去;王老汉三个“自小来便学文书”的儿子王金和、王铁和和王石和,得知父亲惨死在葛彪手里,原本想抓住葛彪“扯到官偿命”,不想酒醉的葛彪被王家三兄弟失手打死。

审理葛彪被打死案件的开封府包拯,透过王家三子和王母争死的现象,深入调查核实葛彪无端打死王老汉案情原由,并结合自己的一个梦境,分析出王母舍亲救子的义举,处死本当死罪的盗马贼赵顽驴,为葛彪案偿命,从而嘉奖了王母,又使得王氏三兄弟和其母得以团圆。

关汉卿以一个相对简单的刑事案件为基本构架,现实主义地描述了王母及王氏三兄弟与恶霸葛彪的冲突。在剧情中,尤其突出了包拯断案的全部过程,包拯从初审时的态度:“小县百姓,怎敢打死平人?”到察觉中牟县官对案件的审理“好生糊涂”;在多次深入调查询问后,得出王氏母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惹愚”的结论;同时,在此给观众留下一个伏笔与悬念,直至剧末,观众才得知包拯不仅公正、智慧地处理了案情,同时作出经过皇帝御批的判决:“大儿去随朝勾当,第二的冠带荣身。石和做中牟县令,母亲封贤德夫人。”如此大圆满的结局。使得观众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公正现象的冤屈情绪得以宣泄,同时,又为包青天这样的公正廉明官员的出现报以美好的期盼。

这个剧目演绎千年,经久不衰。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评剧《三勘蝴蝶梦》,由评剧名家鲜灵霞(扮演王孟氏)、王鸿瑞(扮演包拯)主演。时隔60年的2019年,又由国家级非遗传人王冠丽领衔主演,拍摄成评剧电影《包公三勘蝴蝶梦》。

提升包公形象的《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是关汉卿另一部有关包公的剧作。从剧情上,《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比《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复杂很多,可谓是一部人物角色众多、剧情曲折的大戏。1958年,中国京剧院为了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特别根据关汉卿名著《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由著名剧作家马少波、范钧宏改编成京剧《智斩鲁斋郎》并演出。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增加了“帝王”的元素,将并不复杂的断案转化成包拯与帝王之间的智斗:权贵鲁斋郎强夺银匠李四、孔目张圭之妻,迫使两家妻离子散。先是鲁斋郎见银匠李四的妻室 “生得风流,长得可喜”,就连抢带骗地把她强抢到府邸,还对李四说:“你的浑家,我要带到郑州去也,你不拣那个大衙门里告我去!”此后,张硅携妻儿清明扫墓,偶遇鲁斋郎,鲁见张妻十分美貌,就骄横地命令张翌日一早将妻子送到鲁府。张圭慑于鲁斋郎之权势,忍气吞声地献出妻子,自己被迫出家。李、张两家失散的孩子巧遇私访民间的包拯,包拯有意为民除害,但担心朝廷有人庇护恶霸鲁斋郎,便以案犯“鱼齐即”之名将案情奏明圣上,圣上判斩;圣旨下到开封府,包拯将“鱼齐即”添笔改为“鲁斋郎”问斩,失散的两个家庭终获团圆。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的剧情不仅反映了包拯嫉恶如仇的公正形象,在其中巧妙地安排了包拯用“智慧”与帝王周璇的元素,这为日后的《打黄袍》、《怒斩曹国舅》和《铡美案》等直接与皇亲国戚 “智斗”的剧目铺垫了基础和创作思路。可以说《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是一部将包拯从铁面无私、嫉恶如仇这一清官的形象,提升为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青天”式的传奇人物。

关汉卿创作的这两篇包公戏,不仅仅开创了包公故事从民间口头传说,到戏剧舞台的转变,也开创了元曲舞台“包公戏”的先河;与此同时,也确立了包公代表“法律”与“公正”以及“秉公执法”与“机智能干”的包公的舞台形象。自此之后,仅在元朝这个只有近百年的短暂朝代中,元曲中就演绎出包公戏20多部,现有存本18部。其中至今仍被人们经常传唱的,除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和《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外,还有武汉臣的《包待制智赚生金阁》、郑廷玉的《包待制勘后庭花》等以及无名氏的《包待制陈州粜米》等。

□鲍雷 程堂义

新闻推荐

雨夜再读王晖

□合肥木叶中国散文学会刚刚公布第九届冰心散文奖获奖名单,王晖的《美丽的野狐禅》赫然在列,而这篇文章就收录在他的散文集...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