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能力提升!满足近期分类需要 今年底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将达1600吨/日
○在合肥,厨余垃圾实行“一天两运、专车专运”的收运模式
每天市民吃不掉的剩菜剩饭,经过分类处理后,能成为制作生物柴油、肥皂和生物肥料的“原料”。
9月14日,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合肥持续发力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建设,补齐补足“短板”,现建有三座末端厨余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处理能力满足每日产生垃圾的分类处理需要,基本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1600吨/日。
专车专运 全市配备厨余垃圾“专车”210多辆
每天早上9时左右,在滨湖新区佳源南居民区,一辆绿色厢体的厨余垃圾运输车都会如约而至,停靠在垃圾集中投放站前,收走居民分类投放的厨余垃圾后,再赶赴下一个居民区。
“我们对实行了垃圾分类的小区,按照‘一天两运、专车专运’收运厨余垃圾,缩短垃圾停留在小区的时间,杜绝混装混运现象。”包河区环卫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厨余垃圾具有含水率大、易腐烂等特点,该区新购了12台新型厨余垃圾收集车,具有强密封性和耐酸碱腐蚀性,提高了收运效率。
除了剩菜剩饭等家庭厨余垃圾外,厨余垃圾还分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其中,餐厨垃圾主要是餐饮单位及食堂等产生的垃圾,其他厨余垃圾主要是农贸市场等产生的垃圾。
“虽都是厨余垃圾,但含油含盐量不同,导致后端处理工艺不同。对此,合肥细分了厨余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合肥市城管局环管处负责人介绍,餐厨垃圾实行直运模式,公交化运输,目前全市日收运近400吨;家庭厨余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由区级负责收集,目前日收运近200吨。为适应转运需求,各区改造垃圾中转站6座,目前全市配备厨余垃圾专用车辆210多辆。
后端发力 全市现有三座厨余垃圾处理厂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厨余垃圾的分类处理是重点和难点。市民分好的垃圾,都能做到分类处理吗?答案是“能”。
近年来,合肥全面发力厨余垃圾后端处理设施建设,新建厨余厂经不断调试,日处理能力逐步提升,补齐补足了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
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全市现有三座末端厨余垃圾处理厂,2015年8月合肥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餐厨垃圾处理能力200吨/日;今年4月蜀山小庙处理厂建成,餐厨垃圾处理能力200吨/日、家庭厨余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处理能力400吨/日,目前处于调试阶段;今年5月中节能(肥西)处理厂建成,餐厨垃圾处理能力400吨/日、家庭厨余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处理能力400吨/日,目前处于调试阶段。
“不论是家庭厨余垃圾,还是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当前的处理能力都已满足收上来的量的处理。”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数量还会增加。对此合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也有所“预留”,预计到今年底,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800吨/日,家庭厨余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处理能力800吨/日,以满足增加的处理需求。
垃圾混装混运
收运单位将“拒收”
走进蜀山区翠庭园菜市场内,在市场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画,每个摊位内放置了多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经营户将菜叶投进厨余垃圾专用桶,塑料袋、捆菜绳等杂物投进其他垃圾桶内。
“不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农贸市场,收运单位可以拒绝接收。”蜀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21家农贸市场纳入垃圾分类考核范围,做到分类收集、分类存放。
合肥推行垃圾分类,坚持一分到底,严防前分后混,建立“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有效治理农贸市场和居民区分类不达标现象。
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分类质量,防止垃圾混装混运,全市贯彻前端投放加强“三有”(有人盯、有人管、有人负责),中端收运落实“五定”(定人、定车、定时、定点、定量)工作法,建立“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对厨余分离量未能达标的管理方,采取约谈物业管理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对限期未完成整改的,启动生活垃圾拒收措施,并以督查考核为抓手,巩固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效性和有效性。
合肥在全力推动垃圾分类的背后,既是为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也是为了更好实现“资源化”。
“比如,厨余垃圾经过油水分离后,能成为制作生物柴油、肥皂,甚至是航空汽油的‘原料’,实现变废为宝。”该负责人说,不仅如此,在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发电发热,残渣能制成生物肥料等,垃圾分类不仅保护了环境,还能实现物尽所用,呼吁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分类。
□胡少殊 钱佳莲 张前程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瑜香
新闻推荐
合肥出租车将执行新运价 起步价调整为10元/2.5公里,车公里租价调整为2.0元/公里
本报讯9月16日起,市民乘坐出租车价格将有调整。记者昨日获悉,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合肥市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