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代11位教师 百年坚守教育初心 合肥一小学教师入选安徽省首届“教育世家”
○教育部颁发给其伯父方鸿从事乡村教育三十年的荣誉证书
“从曾祖父到祖母、外公,再到父亲和我,我们一家4代共有11位教师,真正是四代百年坚守教育初心。”在全国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合肥市逍遥津小学的教师方汀收到一份特别的荣耀——入选安徽省首届“教育世家”,她也是合肥市唯一一位入选教师。站上三尺讲台九年来,一届届学生的成长也见证了她的“教育初心”。
“你家的老师可真多啊!”
全家四代出了11位教师
“你家的老师可真多啊!”这是方汀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
“从我曾祖父那代算起,到我祖母、外公,再到父亲和我这一辈,细细数下来,我们家四代一共有11名教师。”聊起家里的教育故事,方汀话语不断。她从小就住在校园里,记忆中,校园不大,只有两排教学楼和一个小操场,后面便是教职工宿舍。“我从小接触到的大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老师’。”
不仅父亲是学校里的数学老师,奶奶、外公是退休教师,姨爷爷、姨奶奶也是退休教师。“细数我家的‘教师们’,可不止这些,还要追溯到我的曾祖父。”
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曾祖父叫丁汉英,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在青年时到上海求学,曾就读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
“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生凋敝,师范毕业后的他没有选择从政做官,而是毅然回到家乡无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还曾开私塾办学堂,为振兴家乡教育呕心沥血,也培养了许多后期从事革命工作的人才。”从小,方汀就爱黏着祖母听曾祖父的教育故事,记忆中,曾祖父先后在无为襄安中学、无为中学任教,还曾受组织委派去六安创办烈士子弟学校,培养烈士们的遗孤。
在曾祖父的教导和影响下,家族中她的祖母一辈有近20人在解放后扎根教坛,从事大中小学教育工作。“我的奶奶和姨奶奶在家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舅爷爷丁望道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舅爷爷丁家崧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舅爷爷丁文清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
就这样,从教的种子被“埋”在小方汀的心田里。
高考后她毅然报考师范院校
传承这份家族的“教育初心”
“教育”这两个字,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曾祖父一直在为新中国培养人才,到了我奶奶这里,变成了扎根农村,为基础教育贡献力量。”方汀说,奶奶将她的两个儿子——伯伯和父亲也培育成光荣的人民教师。“而如今,我的伯伯已经退休,我爸爸已有40年的教龄,还依然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
共同的情怀,在一家人当中延续。
高考结束后,她毅然决然地报考了阜阳师范学院,决心传承这一份“家族事业”,这一份坚持了百年的家族教育初心。
2012年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教育梦”的方汀如愿来到合肥市逍遥津小学,踏上三尺讲台。在教学的第一线不断前行的她,坚守初心、深耕课堂、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每一节课都进行充分备课,做到每一堂课都“有备而来”。
教学中,方汀创新尝试多元化的教育,助力学生成长。她带着学生阅读学习吟诵古诗词,尝试开发二十四节气班本课程,将二十四节气课程带进课堂中;为了给学生们一个快乐的校园生活,她牵头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元宵节做元宵、端午节做香包、中秋节做月饼,春分画蛋、立夏挂蛋、立冬包饺子,六一儿童节吃蛋糕、打水仗;国庆节时,带领学生们在天鹅湖畔朗诵爱国诗歌,进行一场快闪;学生们十岁时,还在班级里为学生们办了一场隆重的“成长礼”……
“学以立身,教以增智,严以律己,踏实做事。”方汀说,从私塾先生到人民教师,每一代人都牢牢地记得家族的家训,而她也希望,家族的教育故事能再继续……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梅梅 通讯员 任琨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2日,铜陵路街道召开合肥电机厂及其周边改造项目地块征迁启动大会,百余名居民代表参加。此次征迁,除了电机厂旧...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