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滁州路小学:做快乐成长的孩子做勇敢担当的少年

江淮晨报 2021-06-19 03:57 大字

我们的孩子是否太过娇气?以后能不能经受住社会的风雨?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在合肥的一所小学里,在一场旷日持久的“以生为本”的快乐教学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实了:备受“宠爱”的他们,也能成为独立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他们敢于面对现实,把自己的所思所悟表达出来;他们勇于担当,用自己的双手传承非遗文化;他们热心公益,社区广场、街头巷尾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敢面对,解成长之“困”

面对即将到来的快乐寒假,小男孩有许多美好的憧憬:去吃好吃的、去玩好玩的、去收很多很大的红包……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他的计划,爸爸也因为要前往抗疫前线而“失约”……2020年,一场由孩子们参与编写并自演的心理剧《4G连线》在滁州路小学上演了。

“那演的不就是我吗?”孩子们在心理剧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感受到了共鸣,他们的心情跟随着小演员的情绪而起伏,从愤怒、责怪、不解到原谅、感恩、致敬。面对这场社会的“考验”,孩子们从身边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中获得到了更多成长的感悟。2020年,这部有着真情实感的心理剧获得了合肥市中小学生心理剧比赛一等奖。

“组织学生拍摄心理剧只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校长陈莉介绍说,其实在后疫情时代,学校就实施了“牵手”策略,以人教育人,用人影响人,让人带动人,以实现共情、共进,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这里的“牵手”是全方位的,老师和孩子在课堂上、活动中牵手,传递正能量,并通过“诵、讲、演”赏识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学校和家长牵手,开展线上家长学校,邀请专家为家长答疑解惑;设计亲子活动,倡导孩子和家长在互动中融洽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牵手,如老师们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抗疫活动,拍摄宣传片,编写拍手歌,创作抗疫歌曲和公益宣传标语,传讲英雄故事,在班级群组织同学围绕主题聊天等,让孩子们在互相促进中成长。

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为了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从2013年开始,滁小就开始申报心理健康实验校,并成立了以“心语小屋”命名的校心理咨询室。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建立了以校领导为组织引领,以务实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为工作重点,以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为载体,以家庭教育辅导为支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等,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务实求真”陈莉说。

播撒阳光,心花定会绽放。孩子成长的困惑有特殊性也有共性,在滁小6位心理老师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呵护下,在家长的支持下,沐浴在阳光中的滁小少年内心也会更加阳光。

勇担当,解社会之“难”

“在一个山谷里,风妈妈跟孩子们一起快乐地生活着。渐渐地,风娃娃长大了。”“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该帮人们做事了。”……3月27日,春光明媚,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后面的“口罩天使中途宿舍”里,传来了阵阵欢笑。不大的空间里,来自滁小的十几位小志愿者轮番上台,为这里的“口罩天使”们带来了精彩的课本剧《风娃娃》。活动现场,小志愿者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台下的孩子们也都纷纷参与问答,小志愿者们把自己带来的礼物都分发给在场的孩子们。

“孩子们花了两周的时间专门排练了这个课本剧,就是想用更精彩的形式和那里的小朋友们分享阅读。”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的志愿组织已经与“口罩天使中途宿舍”建立了长期的志愿服务,几乎每个月都会去那里举办互动活动。“我们还准备在学校里组建一支‘天使乐团’,以后会定期去那边做公益演出,让那里的孩子感受更多艺术的美好。”

头戴红色志愿帽、身穿红马甲,一群只有七八岁的小志愿者们手拉手走进了社区,和留守儿童一起玩游戏、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给困难家庭送上慰问物资……今年寒假期间,滁小二(3)中队的“小花朵”志愿服务队开展的“暖巢”志愿服务行动赢得了周边社区的称赞。

其实,滁小有很多像这样的志愿服务队。他们积极投身到公益活动中:在社区里做“小帮客”,护绿、打扫卫生;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义务倡导文明行为;到地铁站当引导员,倡导文明出行;走上街头宣传“禁烟”,倡导健康生活;走进农场“耕读”,宣传勤俭节约理念……

“去年我们学校还在‘志愿汇’这一国家级平台上注册了学校组织,目前我们累积服务时长达到了347个小时。”该校德育处负责人介绍,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不仅让孩子们提升志愿服务意识,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也让孩子们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很开心。”“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我感觉到了被需要。”“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应该去正视它、克服它。”“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许多人负重前行来保障的,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努力,扛起其中的一份重量。”孩子们一句句感悟,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在每一次公益活动背后的成长。

乐传承,解发展之“盼”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注重非遗文化传承、民族节日传承和青少年美德传承一直是滁小育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滁小将非遗技艺引进了校园,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劳动教育中,孩子们沉浸在各式各样的非遗技艺中,不仅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合格的文化瑰宝传承人。

手拿竹条,编起一个“竹编果盘”;拿一根棉绳,编制一个传统花纹的挂毯;用超轻粘土和颜料做一幅仿铜画;把纯棉的织物放进染缸,体验扎染的魅力……在滁小的“非遗”特色课程中,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包括徽派版画、陶艺、年画、皮影、扎染、花窗、民间虎头布艺等几十余种课程。

“与合肥市戴萍名师工作室团队携手,我们开发出了‘非遗’特色课程,将教学研究与非遗传承融为一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陈莉介绍说,在滁小的“非遗”陈列室里,摆满了师生制作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美“非遗”作品。这些作品还先后走出校园,参加了合肥市美术馆展出,走上过“合肥市首届学校少年宫项目交流会”和“合肥市中小学社团文化艺术节”展示的现场。前不久,滁小的“非遗”课堂还登上了教育部主办、中国青年报承办的纪录片《传承的力量》,为徽派传统文化的传承写下了有力的一笔。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滁小的“非遗”课堂仅仅是一个缩影,学校还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如古筝、竹笛、戏曲等社团。

一个能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体会到责任与担当的教育,一定是拥有情怀与大爱的教育。在这所以“博学、笃行”为校训,以“明德、至善”为校风的校园里,“敬业、启智”的教师团队,潜心育人、以研促教,自主担当起合肥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的责任,两年内多项课题顺利结题。“乐学、明礼”的学生们,知行合一、快乐成长,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扛起了社会的责任。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荣获2020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一等奖;被授予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合肥市首批“六美”校园先进单位、合肥市“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基地”称号;被评为2019年合肥市中小学社团文化节“合肥市特色社团”;2020年4月荣获瑶海区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称号;荣获瑶海区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三等奖、瑶海区青少年信息学科普日活动小学组团体三等奖等诸多荣誉。

郑文倩 汪红霞

新闻推荐

合肥市园上园烈山路小学:烈山之力厚积薄发 知行无涯培养“烈娃”

亲子跳绳。元宵节活动。“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少先队入队仪式。开学典礼。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