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强双墩 繁荣城镇活力村

合肥晚报 2021-04-08 00:34 大字

连日来春风拂面,双墩镇工作又开新篇。这个驻守合肥北大门、扎根长丰南部的全国千强镇,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手抓城镇品质提升,一手抓三产融合,成为安徽省乡村振兴的一颗耀眼明珠。全镇上下一心,党员干部奋楫争先,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实现良好开局。

品质北城 魅力双墩

双墩镇面积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7万人。保利、恒大、融侨、万科、碧桂园……全国排名前20的房地产开发商,有一大半花落双墩。为何双墩魅力如此大?“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长丰县双墩镇党委书记唐世军为记者绘出一张北城发展蓝图。

作为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1331”发展战略规划主战场之一,双墩镇已纳入合肥15分钟城市生活圈。华灯初上,阜阳北路一路向北,跨过北二环路、绕城高速,直通合肥北城腹地双墩镇。双墩镇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城镇气质丝毫不逊于合肥主城区。“六纵六横”城市路网格局凸显。淮南铁路、合水公路贯穿南北,合肥外环高速从镇区北侧横穿东西并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通。

围绕“品质北城,魅力双墩,打造高质量的合肥区域城市发展副中心”的建设目标,双墩镇“坚持项目主导、优化城乡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治理模式、保障民生服务”为思路,推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双墩财政收入约57.5亿元,年均增长15.4%,为城镇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信息科技等服务业蓬勃发展,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5亿元。

经济腾飞的同时,社会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可停直升机的中科大附属北城医院即将建成使用,双墩中心卫生院外迁新建,夏店卫生院重建。名校战略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合肥一中、上海师范学校、新华外国语、永红路小学、乐达教育等一批国内外著名教育集团先后来到双墩合作办校。

除了狠抓公共服务,双墩镇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打造智慧宜居城市,完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促进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推进“街长制”,“随手拍照、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形成“人人都是街长,管事不再观望”的积极氛围。

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双墩镇罗北村,风中传来阵阵苜蓿草的香味。这味道来自长丰县双墩镇安松奶牛养殖家庭农场,农场主孙安松从2003年开始养奶牛,8年前放弃在上海蒸蒸日上的事业,专心回乡创业。在没有硝烟的合肥奶业战场,孙安松埋头苦干,从10头奶牛到500头奶牛,从10多亩地到800亩地,从自产自销到产供销一条龙,走出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路。

安松牛奶的成功是三产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双墩镇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农村整合重组生产资源和要素。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将企业的资金、信息、人才、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农业资源在农村优化整合,运用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式发展高效农业,让农业真正“跳出农业”“超越农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在整体布局上,双墩镇以“一轴两翼”产业发展为重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推进特色产业增效。一轴: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提升形象,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继续打造水果一条路,引导经营主体增加品种,提升品质。东翼:以农耕大赛为引领,举办农耕体验活动,集聚人气;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形成会展经济。西翼:以“梁庄”为中心,形成高粱主导产业,加强对上对下对外联系对接,加强招商引资、引智,打造高粱研发基地、制种基地;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围绕高粱种植,利用梁庄村瓦门楼村庄资源,建设酒文化特色村;围绕都市休闲农业,形成高品质蔬菜生产基地。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双墩镇根据产业发展,集聚农机、农技等乡土人才,吸收回乡创业、入乡创业人才参与,组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

农旅融合方面,双墩镇打算围绕20公里江淮分水岭岭脊,打造“一带三廊三中心”,即沿江淮分水岭,形成生态屏障,建设一条靓丽风景带;沿滁河、龙湖大道、五湖大道,结合产业实际和空间特点,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3条生态走廊。依托罗集、吴店、夏店3个老集镇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围绕农业产业,建设配套设施,完善服务体系,打造3个服务中心。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汪武君黄琼

新闻推荐

小伙捅死同事受审辩称不知为何冲动

2020年10月7日,在合肥市新站区一公租房内,90后男子周某因琐事摩擦,持刀多次捅刺同事致其死亡,后逃离现场被抓获。今年4月6日,...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