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参与人普,见证时代发展
星报讯“我是沈大姐,这次长表登记,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您配合核实一下……”11月30日一大早,合肥市包河区70岁的人普指导员沈凤英来回穿梭在居民家中,为人口普查长表登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她连续五次参加过人普,虽然退休20年了,但每次人普她都主动要求参与。
沈凤英是同安街道周谷堆社区张一组的居民,1982年第三次普查时,她嫁到合肥不久,因为是村里小队长,就被选中参与普查工作。那时没有经验,也没有补贴,却不影响工作热情。
“上世纪80年代的周谷堆到处是农田菜地,村民住的是低矮瓦房,和现在的繁华完全两个模样。”沈凤英回忆,1990年普查时,村民住房朝平房升级,屋内有了简单装修,衣柜、沙发、电视机开始配备。到了“五人普”时,部分村民住上了楼房,如今除了少数城中村,多数居民都住进了小区,人均居住面积也翻了几翻。
提起首次参与普查的经历,沈凤英记忆犹新,“每次上门都带着一个袋子,装着人口底册、普查表、笔记本等。”有时三番五次到访都见不着人,电话也不普及,效率低下,沈凤英对此很是感叹。2000年时用上了电脑,后来大家都有了手机,PAD设备也赶上场,科技因素渐渐多起来。上门电话、微信预约,不方便见面的还能手机核实。
沈凤英告诉记者,相较过去,今年的普查最大的变化就是智能化,上门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完成登记,“原来用纸质表格登记,出错很难发现。现在提交手机,能在后台立即审核。不仅效率提升,准确率也大大提高。”
让沈凤英感觉最明显变化的是1990年第四次普查,村里经商的增多,普查群体逐渐复杂化。到2000年后,辖区各种市场兴起,外地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沈凤英总结说,如今的周谷堆地处商业区,既有商业楼盘,也有自建房,还有大量企事业单位。户籍人口有8000人,流动人口6000多人。普查对象增加了,居住情况也更多样化了。
“尽管每次人口普查从方式到内容都有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背后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沈凤英总结道。提起第八次普查,古稀之年的她说,如果到时身子骨还允许,我还想当一次“活地图”,再次见证一下小康生活之路的变迁。
新闻推荐
星报讯蔬菜不是平面生长,而是垂直培育;种植也不需要泥土,只需要“水雾”……12月2日,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获悉,日前,这样...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