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在台湾》导演王振涛做客徽派 纵有封疆大吏梦更敬巡抚家国情

新安晚报 2020-11-27 11:00 大字

日前王振涛担任总导演的大型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开播以来热度不断,网络点击量轻松突破千万。总导演王振涛日前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徽派栏目,从最近热播的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聊家国情怀和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台前幕后。

文凭很低才华不低

徽派:上一期我们采访了刘铭传五世嫡孙刘学宣,他也提到《刘铭传在台湾》这部纪录片,说很感谢以全新视角展现自己的祖先。请问王导,拍完这部片,你对刘铭传是什么样的感觉?

王振涛:刚刚立项的时候,刘铭传在我脑海里还只是个符号。2017年6月16日在肥西刘铭传故居举行了开机仪式,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刘铭传人生最辉煌阶段的起点在这里。我们拍摄刘铭传不是制作他人生的完整版,而是截取他抗法保台、建设台湾这段人生经历。

徽派:嗯,上来就从人生的辉煌节点开始。

王振涛:刘铭传的故事从“观音桥事变”爆发开始。观音桥在越南的谅山地区,观音桥旁有座观音庙,中外学者都认为越法战争转变为中法战争的转折点就在观音桥。法国看准了越南这条线一直往中国南部进军。目的很明显了,我们不得不保护自己的家园了。这时刘铭传还在老家合肥“宅着”,但他一直在思考、在学习,他在和洋务派人士的接触之中,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对国际局势有超前的判断。他留下来的文稿里记录了他的判断:法国要打台湾!刘铭传那时在等待着朝廷的召唤,他的恩师李鸿章也推荐了他。

徽派:那时候他已经赋闲在家。

王振涛:已经赋闲在家14年了。刘铭传的内心还是充满着家国情怀的,虽然从个人来讲,他也有封疆大吏的梦想。但他忘了一个事,就是按照清朝规定,当官你得有文凭啊!刘铭传小时候家里穷,吃饭都吃不饱,小学都没毕业。但赋闲在家的14年,他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诗。他写的好多奏折文章,都是论文。他看外国翻译文章,要我说他是硕士学历甚至博士学历。视野开阔,论点论据严谨。文凭很低,才华不低!

台湾记住他的名字

徽派:什么时候开始您对这个人感兴趣了?王振涛:是到了台湾之后。我们把采访的重点放在台湾,但我们摄制组等到批准等了整整七个月,2018年1月15日去的台湾。刘铭传从符号变成有血有肉的人,这些改变都是在台湾发生的,都是在台湾看到他留下的遗址、遗迹,看到他留下的印记,才知道他了不得。我们在基隆港拍摄时,给我们开船的人知道我们来拍刘铭传,突然说“刘铭传码头”正在拆!我们掌握的资料里没有“刘铭传码头”。但真真切切,这个码头——硕大的石头垒起来的“刘铭传码头”,我们见到了!基隆有个清军将士纪念碑,我们去台湾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阵亡的清军将士。有首歌,很柔情,名字我忘了,说“到台北来看雨”。

徽派: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王振涛:对。我们去拍摄才知道,基隆从上年的11月底到第二年的3月基本是雨季,雨水不断。但我们在台湾只有15天的时间啊!没想到拍摄时天气很好,行程非常顺利。刘铭传在台湾创造多个第一,第一条铁路、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个邮局、第一盏电灯,我们现在都不敢想象他这六年时间干得多么风生水起。

纵是天才也有遗恨

徽派:可以说是个天才。

王振涛:对,天才,但他有遗恨。遗恨是台湾的事业没完成,更大遗恨是台湾被日本占领。抗击法国的时候,他就说未来台湾最大的祸患是日本,我们采访的日本历史学家也是这么说的。事实证明,刘铭传的预见是对的。其实在建设台湾的时候,他也雇了一个日本顾问,研究日本国情和军事,你研究我,我也研究你。刘铭传学习、思考、钻研,是个军事奇才。他不按常规出牌,是个非常生动可爱的人物,当然他也有怪脾气。

徽派:这部纪录片有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

王振涛:影像作品永远是遗憾的艺术。由于时代的限制,就像刘铭传在那个时代不能完全实现自己宏伟的梦想,我们的创作也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想法,我只能说在当下的条件下呈现出相对完美的作品。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楠楠

新闻推荐

匠心打造“中国屏”

手机、电视、显示器、车载屏幕等终端显示产品都离不开液晶基板玻璃。液晶基板玻璃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平板显示产业...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