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充值打游戏 3天偷刷2万多 律师:可协商退还

市场星报 2020-08-25 00:55 大字

近日,黄女士向本报爆料称,疫情期间,学校延期开学,因为要上网课,自己给了6岁儿子一部旧手机,不曾想,小孩偷玩游戏,前后充值了2万余元。“我都不知道他怎么弄的,6岁的孩子玩个游戏,竟然偷刷了2万多。”黄女士介绍,6岁的儿子跟奶奶住在徐州沛县老家,在8月1日至8月3日,共充值64次,且都是免密支付。8月17日,记者联系上游戏开发商,游戏开发商的客服人员表示,已经收到黄女士的反馈,正在核实相关情况。

6岁留守儿童 3天偷刷2万多元

今年6岁的沈翔(化名),是黄女士的儿子,平时和奶奶一起住在徐州沛县乡下。在奶奶眼里,沈翔乖巧懂事,平时也不怎么爱说话。对于沈翔,黄女士满怀愧疚,“我们一直在外面挣钱,也没办法带他,他奶奶又不太懂。”

今年年初,由于疫情暴发,学校一直没有开课,沈翔也在家里上网课。“我们之前也没怎么把手机给他玩。”黄女士介绍,由于孩子要上网课,自己特地给沈翔一部旧的智能机,用来上课。

8月4日,黄女士在购物过程中发现,银行卡里没钱了。经过查询,黄女士才发现,自己的两张信用卡和花呗账单显示,有几十笔付款交易都用于游戏充值。消费记录显示,8月1日到3日,产生64次游戏充值,一共是23640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消费是648元。

黄女士坦言,自己和丈夫从来不玩游戏,更不会给游戏充值。经过一番盘问,黄女士得知,充值游戏的正是自己6岁的儿子。沈翔说,玩游戏的过程中,需要钻石升级,这些钱都是买了钻石。据介绍,此前黄女士的这部旧手机就绑定了银行卡及花呗,都是免密支付。“我们都是打工的,他奶奶在家帮人家干点农活。”黄女士介绍,一家4口人,年收入不过7~8万元,小孩子这一闹,无疑是雪上加霜。

游戏开发商:最多可退50%

让黄女士发愁的是,孩子和奶奶都在老家,家里也没有安装监控,小孩自己玩游戏充值的事情并没有直接证据。黄女士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这一点,此前就退费问题并未与游戏开发商达成一致。

记者了解到,这款有关奥特曼的格斗游戏,有多种人物可供选择。玩家可以通过购买钻石,进而购买经验升级人物,以及换取新人物和皮肤。

记者经过查询得知,这款游戏的标签有“动作”“格斗”“动作冒险”等。在华为应用市场内,该游戏显示为年满12周岁使用,而该游戏的开发商为合肥乐堂动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随后,记者联系上合肥乐堂动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客服人员介绍,由于黄女士提供的证据有限,无法直接证明游戏充值者就是6岁的孩子,所以经公司商议,只能给黄女士退还50%的充值费用。

心理学家:

安徽中天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娅娟表示,6岁男孩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充值游戏支付的2万元属于比较高昂的游戏支出,与其年龄明显不相符。由于男孩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相关的行为应当由法定的监护人认可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针对相关的游戏充值交易,游戏开发商应当予以适当退还,但还是需要提供其购买行为系未成年人实施的证据。

朱娅娟介绍,孩子玩游戏充值,家长也存在一定过错,需要担负好自己的监管责任。至于退费问题,朱娅娟建议,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跟游戏开发商取得联系并协商,看看游戏开发商可能提供一些处理方案。

“孩子沉迷游戏,沉浸虚拟世界,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无法体验到的成就感、被认可、被需要,没有存在的价值感呈现。”安徽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理事长王文君博士介绍,虽然孩子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获得这些心理层面需求,但虚拟的游戏世界可以扮演自己所需要的角色,让孩子可以找到成就感、认同感、存在感。由于孩子内心渴望这些需求,导致认知狭窄,不考虑任何后果,为了游戏里面的皮肤和人物“一掷千金”。

对此,王文君博士提醒,家长应和孩子多次有效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而去给予。陪伴孩子一起去挑战现实的困难,一次次去获得内心的需求。

新闻推荐

合肥市瑶海实验小学: 教师党员分队深入学生家庭

为了更好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日前,合肥市瑶海实验小学党总支积极开展“走入家庭,情系学生”主...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