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烟火 人间有味

江淮晨报 2020-08-07 05:18 大字

市民带娃夜逛步行街。

夜晚的淮河路步行街,套圈摊点被人群围住。

始于唐代的合肥“十字街”就是今天的淮河路步行街西入口。

罍街汇集各地特色美食。

柘皋老街上的李鸿章当铺。

柘皋老街据说已有近400年历史。

夕阳下,行走于长临河古镇。

下了数日的雨,似乎要把周遭都打湿了个遍。喧嚣于霓虹夜市、青砖老街的烟尘,也被浇湿在地。随着日头渐高,蓝天白云一扫往日阴郁。不断升高的气温,按捺不住一颗颗躁动的心,它们叫嚣着,要回到那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里;它们怀念着,要在沿街转角,和那些卖花婆婆、老店匠人、来往旅人再次邂逅。

生长于合肥这座城,便有这样一种幸运,你可以在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时代跑道上尽情奔跑,也可以停驻在庐州烟火中品一口萃取的时光。

柘皋老街·坚守

在合肥之东,巢湖之北,有座千年古镇名叫柘皋镇。柘皋镇傍水而生,在清末曾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清末民初时,柘皋古镇曾有九街十三巷,其中,现存的老街叫北闸街,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常称呼的“柘皋老街”。据当地人称,它的历史已有近400年。

古时依托黄金河道柘皋河,柘皋镇商铺林立,热闹非凡。一座古老的“玉栏桥”横架柘皋河上,将古镇东西连在一起。商贩起个大早,从温热的被窝里钻出,在古镇上换得营生。

曾挑着担子、在古镇早市上占得“一席之地”的商贩汪阿姨回忆,早年柘皋老街上都挤满了摊位,商品多以土特产为主。汪阿姨卖些干货营生,一个木板凳,一平青石砖,就是她每天日出而作的“据点”。小贩们各自为营,烧饼、蔬菜、水果、农具、零碎物件……刚摆摊时,商贩们总忍不住吆喝几嗓,盼着推车上的东西越卖越少,然后早早收摊,顶着落日余霞,归家去。而在街的那头,烧饼炉里总是贴着一张老少皆宜的烙饼,热乎乎,香喷喷,甜脆脆。一条老街,几乎能够满足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

说到柘皋美食,柘皋的早茶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存在。洪姨是柘皋老街一家早茶店的老板,经营早茶已有近30年,每届合肥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她都应邀参加。马蹄酥、狮子头、肉松饼、南瓜饼、凉拌干丝和锅贴等,都是她每回必带的产品。相比于其他家包装精美的小食,洪姨家的点心只是简单用塑料盒装起,透过透明的盒子,金灿灿的狮子头、肉松饼、南瓜饼卖相好看,惹人垂涎。洪姨说,不少游客为了吃上一口柘皋的早茶,不惜凌晨驱车赶去,只为喝上那一口热腾腾的美味汤。为了填满老饕们的胃,她的店每天早上5点就开张迎客。

走进古色古香的茶馆里,空气里弥漫着各种早点的香味,作为外来游客,一定能听到几声本地人用最原生态的巢湖方言大喊:“老板,给我们来碟拌干丝(烫千张),一碟炒面皮,二十个鸡蛋锅贴,一大碗肉汤锅巴。”隔着肉汤里散发出的热气,夹起干丝、锅巴、鸡蛋锅贴,在古镇里开启饱满的一天。

拌干丝(烫千张)、肉汤锅巴、鸡蛋锅贴、炒面皮被誉为“柘皋早茶四大件”,可在柘皋地方志工作人员陆新生看来,马蹄酥才是柘皋最正宗的本土早点。柘皋的马蹄酥和“望梅止渴”的典故出现在同一时代,均出现于三国时期。

在昔日的柘皋,这马蹄酥原是有钱老板们才能吃得起的玩意儿。由于依水而生,柘皋的商业一度风光无限。民国时期,从染坊、油坊到笔店、当铺,大大小小的商号就有近百家。人声鼎沸、络绎不绝。

如今,再走进柘皋老街,脚下印满轱辘辙的青石板和山石块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仿古青石板。经过几年的修整,老街两边的古铺外面也焕然一新,但仍保持着旧时的风格样貌,一栋栋徽派民居清新典雅,在这其中,还有曾有“江淮第一铺”美称的李鸿章当铺。

柘皋最让人流连的地方,或许是在这齿间的美味,或许是这保持原态的建筑,又或许,是那些藏于热闹之外的坚守。一如从12岁便开始随父学做银器的银匠洪金泉,做小物件修理55年的阮树金,还有拄着拐杖,坐看云起云落的白发老人们……

老街的风景,于我们是新奇、是探索、是体验,而对他们而言,这老街是他们生根发芽、叶落归根的故土,是他们相看无新意、再看难割舍的家园。若没有他们坚守一方天地,用家长里短延续了人间烟火,这份古镇的热闹,又从何而来呢?

长临河老街·纯粹

初到长临河,也是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日。

烈日当头,穿过城市的车水马龙,耳边的鸟叫蝉鸣愈发响亮起来。热浪在下车那一刻扑面而来。自环巢湖大道下车,眼前是一座石桥,好像并无特别之处。走过石桥,步入长临河老街,马头墙最先映入眼帘,然后是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然后是慵懒卧在门边的黄狗。

老街年岁老,可看着仍有新意。长临河老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江淮水运码头。整个长临河老街呈“T”字形,全长600米,其中东西老街长240米,南北老街长360米。旧时,老街有行馆、庄、铺、房、坊、摊点等各类商业近百家,有皖中“小上海”的美誉。时至今日,部分商铺被保留了下来。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房屋顺着目光蜿蜒向前延伸,造型古朴,色彩清纯。

青石地板,排木门,清水墙,灰色蝴蝶瓦,老街两边的店面门前都挂着旗帜,上面印有店铺名称。水产、米粉、酒家、土菜馆……这纯粹又质朴的吃食,叫人以为走回了旧时的老街,和古人擦肩。漫步老街,“幸福长临”“吴氏旧居”“百年邮政”“长临河民俗馆”“准提寺”等古建筑依次摆开,原色木门,雕花木窗,曲线形马头墙,气派的木质大门,红红的灯笼,高悬的匾额从眼前慢慢划过,行者仿佛步入了徽州老街。

“来一斤花生不!”老街上,也有商贩以桌为摊,直接叫卖,商贩手边还有一杆秤,“看好了,我从来不缺斤少两”;阿姨们背着阳光、聊天择菜,谈论着邻里家常;老爷爷推着28式的自行车吆喝着冰糖葫芦,不急不缓,从容踱步;新婚夫妻逗乐打趣,在婚纱照里留下老街一隅。若是来得够早,还能在街边听到琅琅书声,不知道是哪家的勤学孩童,结伴在院里晨读。

老街这头书声琅琅,那头或许就有悠悠琴音。朱志刚原在郑州打拼,退休后选择了在老街定居。居一处老宅,抚一架古琴,在老宅里,朱志刚以琴会友,并手工制作古琴。一把古琴的制作,从选材开始便要极为讲究。材料要选陈年的梧桐木和杉木,敲打木身要能听到清脆的声响。一把琴的诞生,至少需要八九个月。傍晚时分,若是有缘,当你从老街的青石板上走过,或许还能听到从老宅里传出来的悠扬琴声。

烟火于长临河老街而言,绝非闹市里的人声鼎沸和人头攒动,它是宁静而祥和的。它是猫狗躺在街中间的坦然,是百姓倚靠在墙边的昏昏欲睡,是白天大门常开的热情好客,也是孩童在旧石板上的肆意嬉闹。

外来的热闹总也打不破老街悠然自得的纯粹。陶渊明笔下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大抵就是如此了。

罍街·多元

罍,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在合肥本地,更是有“炸罍子”这种霸气外露的喝酒方式。得益于名字里带“罍”字,罍街听着就能让人想起觥筹交错的热闹画面。

“逛罍街,吃天下”,作为中国特色名街,罍街,可以说是合肥夜生活的一个缩影。

来到罍街,就不得不说合肥的特色美食——小龙虾。罍街北接合肥龙虾一条街,从宁国路进入罍街,街道的两侧,密密麻麻的各式店招上都有醒目的“龙虾”二字。夜色降临,随着天空中的一抹酡红逐渐被幽蓝色淹没,罍街的五彩霓虹开始成为夜晚的主色。

霓虹之下,夜生活一点就着。三五好友在街边散坐,无需精致的场景、讲究的摆盘,只要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够的事,在大快朵颐几盘麻辣小龙虾之余,撸上几十串烧烤,再来几瓶金色伴有麦香的啤酒,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放纵。

罍街夜市的美食,绝不仅仅于此。汇集各地特色美味,早有锅贴、鸭油饼、下塘烧饼、黄山酥饼、豆腐脑,午晚有钵钵鸡、糯米鸡、拌面、汤面、火锅、海鲜……当吃下最后一口美味,嗍掉手头上的油腥,啃光的是白天的压力,获得的是一整晚的痛快。当然,罍街作为夜市的魅力和烟火味十足的打卡胜地,并不只是美食能够给予的。

罍街,与它古老的名字不同,在合肥,它是一条年轻的街道。如果把罍街拟人化,不妨把它看作是一位穿着长衫的年轻人。外在传统,内里却迸发着勃勃生机,贯通古今中外,让你一次瞧个够。

罍街内有茶馆,木质的柱子、花格、砖雕等徽派元素,营造着含蓄而又充满变化的民族特色文化。室内竹子、活字印刷的壁纸、镂空的楼梯随着光的变化投射出片片竹影。演员说学逗唱样样皆精,身着长衫妙语连珠,熟练地抖着包袱。

在茶馆内,挑一处好座,点一杯好茶,品味其中的古朴、典雅和文化味儿,拭目以待。醒木一响,来自合肥的相声演员搭伴入场,逗得台下观众开怀大笑。又或是赏一曲咿呀婉转的黄梅戏,在青衣水袖间遍览徽州风情。 “平日里听相声听戏都没多大感觉,坐在这感觉相声都好听了不少”,旁边一位观众跟同行的伙伴感慨道,“平时下班了就是玩玩手机感觉什么都没干,来这听听相声戏剧感觉生活有味了不少”。

如果听够了传统唱词,不如到罍街的安徽原创基地,那里还有流行、摇滚、电子、朋克等音乐主题的演出。手中挥舞着荧光棒,跟着音乐的节奏肆意跳动,人群中不时有走音的跟唱、激动的大喊。在鼓点和昏暗中,一头撞进酣畅淋漓的放纵,最真实的情绪一览无余。

淮河路步行街·包容

无论合肥的发展如何更迭,特色街区火了几处,商业街多了几条,热门门店开了几家,说到夜市,合肥人怎么都不会落下“淮河路步行街”。它曾是合肥市最繁华的商业集中区,如今,它兼具高端和地气儿,犹如大杂烩,网罗庐州万象。

外乡人要想体验最地道的合肥生活,不如到步行街来走一趟。尤其是在夜晚,你要寻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也好,要寻忙碌间的市井小憩也罢,淮河路步行街总能满足你。

步行街的繁华,最初始于十字街。合肥城区的“十字街”自唐代就初具雏形,商贸货运自古在这里就交往密切。旧时的合肥“十字街”就是今天的淮河路步行街西入口——宿州路与淮河路步行街交口处。过去因处于东门大街、文昌宫街、鼓楼街和北门大街的交会处,便被称作“十字街”。

最地道的本地人或许会告诉你,一天里,步行街有着三种模样。白天来到步行街,或许还会晃眼于它“闹市中心”的名头。都市白领穿梭在鼓楼商厦,穿着时尚的年轻人绽放光彩。如果不是周末,白天的步行街或有些许“高冷”,早上街上的店铺还有大半尚未营业。街上零星的路人,方向明确,各走各路。商店店员也略有懈怠。

傍晚时刻,随着下班人流涌进,人们大多前来觅食,一头扎进热气腾腾的美味里。如果步伐不够果断,美甲、美发、健身和兼职的小卡片将会塞满你的手心。潮流服装店、金银首饰店和零售杂物店门前的音响如同“坐镇”神器,轮番轰炸着最新优惠和当季新品。

而随着夜幕渐深,路灯齐开,灯火通明,随着一声哨响,22:30,三轮车、小推车从各个路口拥进步行街内,步行街的高潮,终于到来。步行街夜市里的商贩们似乎都秉持着一份默契,很少吆喝拉客。他们等候着,或是耐心制作手中的食材,自信凭着眼光独到挑选的商品,或是手法老练做出的街头美味,能够俘获行人的驻足。

夜市里的顾客多是年轻人,正是青春洋溢的岁数,无忌于深夜狂欢的体力透支,每一时刻都在散发着年轻的生机。从街头走到街尾,摊面上烤串、烤肠、烤冷面、鸡排、寿司、章鱼小丸子……都是嘴馋时最爱的民间小食。耳环、服饰、香水、化妆品……各类商品种类多样价格低廉。套圈、射气球、街头KTV、卖唱艺人、直播网红……各式娱乐摊前都被人群包围得水泄不通。

深夜的步行街,在灯火通明里绵延着城市烟火。无论你高矮胖瘦、从哪来去何处,在夜晚,在步行街,在这个兼容并包的地方,它都允许着你,做回最真实的自己,跟随着街边音乐的节拍,跳动着这个城市永远年轻的心脏。

无论是驱车回家吃上一口热乎饭,还是邀约好友交错碗筷,寻觅城市烟火,实则无需刻意,只需乘兴尽欢。在最自由的地盘,以最舒适的姿态,借着城市喘息的空隙,过一段平凡火辣的市井人生。

人间,真够味儿!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文

李福凯 高博/摄

新闻推荐

合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本报讯昨日下午,合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市政务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云峰出席会议并...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