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农村地区“文化民生工程”实行效果实证调查

合肥日报 2020-05-10 06:36 大字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周良金

自“十三五”以来,合肥市对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入建设,中心村建起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农民文化乐园和美好乡村文化共享工程农民文化广场,乡级建起了标准化的文化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全部建设到位,美丽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群众议事、休闲的好去处。但在农村文化民生工程建成之后,如何保障其有效运行,发挥其最大效用,避免成为“形象工程”,需要客观评价。

一、完善合肥市农村文化民生工程硬件设施建设

落实《安徽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推进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扩大覆盖、提档升级,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升级,新建县级“两馆”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提升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区域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统筹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建设。鼓励各地结合地方财力、场馆规模,适当提高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文化事业投资渠道。在硬件设施建设中可以按照政府主导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由企业或社会人士进行投资和开发,加快文化消费硬件设施的进度和质量。建议鼓励民间企业向农村文化市场建设投入更多资金,为农村文化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创办更多有助于农村文化快速发展的文化场所。要有效供给,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多推出一些政府购买农村公共文化产业服务项目。

二、加强农村文化民生工程人才库建设

要按照“存量优化、增量优选”的原则,抓好农村文化市场能人的选拔、引进和培养,努力在全市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农村文化市场创作、演出和管理队伍。建议出台鼓励城市专业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基层工作具体办法。积极引进大学生,通过公益性岗位,鼓励他们到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积极鼓励当地有文化热情的“农村文化带头人”投身到农村文化市场,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特长和组织协调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对优秀文化能人,通过颁发聘书、签订合同,给予适当奖励等方式,吸引、动员他们志愿扎根农村从事文化服务工作。以专职文化队伍、业余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为重点,完善农村基层文化队伍体系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为合肥市农村文化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三、发挥农村文化民生工程的引领作用

提升农村文化活动品位,政府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改变农村重人情消费,轻文化消费的习惯。一是定期开展乡村文化节会活动。在农民满足衣食住行,收入渐增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和激励农民树立健康的、文明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和欣赏水平,并结合当地的民俗习惯,有选择性地举行一些既体现当地习惯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活动。二是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根据区域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根据不同乡村的文化资源禀赋,分类扶持引导。鼓励各地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扶持一批具有创新力竞争力的文旅融合和文创企业,以“一地(县、镇、村)一品”为目标,塑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四、深化农村文化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立起以社区、乡村为基本单位的文化产品供给和消费的可持续模式,通过这种文化产品长久供给和政府的合理补贴,提高文化产业的供给效率,有效地培育乡村和小城镇的文化消费习惯,从而随着未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实现文化消费的同步增长。在文化服务形式上构建起多元化供给格局。一方面通过合作、委托、承包、招标采购、项目补贴等多种方式向具备资质的私营组织、社会组织、专业演艺团体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让农民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出台激励政策,引导私营组织、社会组织和专业演出团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文化产业开发活动,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的内容和服务形式,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创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多元供给模式。采取“国有民营”、“国有民用”的模式:公共文化设施投资由政府来完成,运营单位经由招标产生,通过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专业管理“四轮驱动”的发展之路。

五、建立文化民生工程实行效果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机制,确保形成实效。制定文化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人员管理、设备管护、监督检查等具体管护办法。要落实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职责,建立管护台账,要求日志和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及时、完整。建立月度考评及督查制度,规范文化惠民工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查找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务必把文化惠民工程办出成效;不定期开展“送戏进万村”知晓率和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建立民生工程绩效评估机制,将建后管养机制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实行建后管养责任追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推荐

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 合肥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现状与对策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潘乔虎田海沈广亚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推动县级媒体转型升级...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