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新相映”精准服务“马路临工”

合肥日报 2019-11-13 05:16 大字

立冬时节,万物闭藏。清晨5点,南二环与桐城路交口,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早已灯火通明,农忙季节刚过,每天来这里“等活”“找活”的“马路临工”已突破千人。近年来,随着合肥首家公益性临工集散中心的成立运转,这幅“马路临工”肖像图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包河区常青街道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开展座谈交流及“学习常青·临工大讲堂”送学等形式,深入辖区合肥首家公益性临工集散中心,了解临工需求,着眼于解决临工最急、最优、最盼的核心问题——就业,在技能培训、供需对接和维权保护上提供精准高效服务,临工们获得感、安全感、尊重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从“站马路”到“有娘家”

“以前对我们来说,冬天的早晨是最难熬的,在马路边一站几个小时,运气不好还出不了工。”临工桑月楼说。如今,在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找工漫无目的“等靠要”现象正在改变,3000余名临工完成网络信息采集,进行了实名登记。“每天早上先来窗口打卡报到,有招工需求时,中心会通过广播第一时间找到我。”

2014年8月,包河区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建立了合肥市首家公益性临工集散地——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引导附近区域“马路民工”退路进室,由安徽巧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为临工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推荐和技能培训等“免费服务”。五年来,中心实现年均72%临工可持续就业,21.6万人次享有超3400元稳定月收入。

找活有了歇脚地,天气寒冷有杯热茶水,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被亲切地称为“临工之家”。今年9月,近百平方米的“学习常青·临工大讲堂”和临工书屋投入使用,街道和社居委挖掘辖区驻地单位资源,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健康讲坛、法律援助、安全知识宣讲及政策分析等,将服务送上门。

从“找到活”到“找好活”

上个月中旬,合肥家政服务业协会在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发布了一条家政服务培训消息,45岁的民工刘谨荣率先报了名。经过半个多月的理论培训和定岗实习,刘谨荣已走上了家政服务岗位,薪资最高可达240元/天。“引导民工从‘临工’彻底撤离马路,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书记宋凡表示。

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中心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线上线下双驱动,最大程度拓宽用工信息渠道。去年9月,“临工益站网”上线,用人单位和民工可实现网上互选。此外,中心党支部还与合肥家政服务业协会、合肥创元培训学校、合肥盛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十余家培训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帮助民工实现“一技傍身”。

从被动接活到主动提升自我,不少“马路临工”务工心理正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截至目前,中心已连续举办两届“临工工匠”技能大赛,引导全区广大临工积极投身“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行动中。“第二届比赛吸引了近200名民工报名,比去年人数翻了一番,说明大家对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宋凡表示,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的临工口碑和品牌也越擦越亮。首届临工技能大赛结束后,临工桑月楼还获得了2018年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刘传志、王业东被授予“合肥市金牌职工”荣誉称号。

从“农民工”到“新市民”

每一位农民工外出打工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在常青街道走访调研过程中,家人团聚问题被频频提起,成为每一位农民工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今年暑假,主题为“孩子,带你来合肥新家看看”的活动在中心举办,这是一场专门为农民工子女举办的活动,孩子们体验了专业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及急救常识教育,还参观了安徽创新馆。每年暑假,全省各地的“小候鸟”们来到合肥与父母团聚,街道和社居委都会针对中心临工家庭举办“暑期科普小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儿童暑期活动,让“小候鸟”们融入城市,共享合肥大发展、大建设成果。今年,常青街道临工儿童之家还荣获“省级儿童之家示范点”称号。

从服务对象变身志愿者,临工们在融入城市生活的点滴中慢慢找到归属感。中心还成立了“匠之心”志愿服务队,临工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季度开展一次“临工党员进社区”活动,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辖区居民开展家电维修及日常保养宣传等。

·杜静 鲍俊良 刘涛·

新闻推荐

合肥50强企业营收突破6550亿元

本报讯昨日上午,2019合肥企业50强发布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副市长王文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企业是经济发展“晴雨表”...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