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 全面夯实“健康合肥”

合肥日报 2019-09-20 01:29 大字

(上接1版)此外,针对合肥市几大开发区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量大,医疗资源十分薄弱问题,积极推动空港医院、新港医院、市骨科医院新站分院、市口腔医院新站分院建设。

建设一批公益性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依托市一院、市二院的三甲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新建合肥市一院老年护理院、合肥市二院老年护理院;在新站高新区南坪路与相城路交口,新建合肥市属新站老年护理院。

集中建设市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新建合肥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将合肥市120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市级公共卫生机构集中建设,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合肥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新建合肥市中心血站新区,建成后合肥市医疗用血保障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年采供血量由目前的38吨提升至100吨。

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智慧医疗

规范城市医联体建设,并开展工作试点。全市5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16家省、市级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城市医联体制度实现全覆盖。省、市三级医院高年资护士、副高以上专家到社区工作,撬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医、护、技、药“捆绑式”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转型升级,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突破创新。建立120元的签约服务费分担机制,个人只需支付20元;发挥医保政策杠杆作用,免除签约人群27种特殊病门诊起付线和住院起付线,家庭病床纳入住院统筹报销;开展“一免三优先”惠民措施,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收入直接奖励给团队成员。

按照国家卫健委“46312”总体布局,合肥市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相融合,在全国率先试点“互联网+医疗健康”新型医疗服务业态。

建设全市医疗卫生专网。实现市卫健委、县(市)卫健委、市属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部分中小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共约100家单位形成一张卫生专网互联互通。开展智慧医院建设试点。2017年9月合肥市滨湖智慧医院正式揭牌。电子健康码上线应用。今年9月1日起,市属7家医院和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上线应用,年底前县级医院和全市乡镇卫生院完成电子健康码建设任务,实现电子健康码应用全覆盖。(记者 黎静 孟祥齐)

新闻推荐

省城老城区公办园全覆盖

本报讯今年秋季开学,扩建后的安庆路幼儿园总园除了照常招生外,还招入了100余名原在幼儿园周边2家看护点的幼儿。至此,合肥市...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