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让生活更便捷

市场星报 2019-09-20 00:51 大字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去银行或ATM机上取过现金了?现如今,不管你是去大型商超购物,还是在街边小摊买菜,都能通过微信、支付宝来完成扫码支付。从远古的实物交换到后来的货币支付,再到现在的各种移动支付,时代在变,支付手段也在变。如今,出门买东西已不再为找零而烦恼,手机移动支付已深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有网友认为现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引发各界热议。那么,无现金社会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近日走访了省城多家商户,发现从街边的小吃摊,到步行街上的各类门店、各大酒店宾馆,移动支付已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

移动支付体验之——“行车篇”

合肥的王师傅是一位有着二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当记者问可不可以扫码乘车时,王师傅憨厚一笑,随手很利索地拉下副驾驶前侧的遮阳板,指着板后贴的二维码说:“这两年二维码小贴纸在我们司机圈子里很流行。原来遇到乘客乘车没带钱的情况,经常是停车熄火让乘客押物品去取,或者开到路边去借。但自从学会了用微信,身上不带钱加微信、发红包坐车的人是越来越多,我微信号里短短几个月加了几百人。后来,一起的张师傅说把收款二维码贴到车上更方便,刚贴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收款近百次了,是挺方便的。”

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乘车码,在刷卡器下面轻松一扫,“欢迎乘车”……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但出租车行业普遍实现了无现金支付,在市民城市出行中占很大比例的公交车、地铁,同样支持无现金支付。

移动支付体验之——“餐饮篇”

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的美食聚集地,各类烧烤、炸串、小吃摊比较集中,摊主李阿姨谈起移动扫码支付也颇有感慨。她说,“我们摆地摊卖小吃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一个人往往吃下来总共就几十块钱,所以那时一直挺缺零钱的。但自从手机支付普及后,有段时间我准备的找零过了三五天还没找出去,让我们很讶异。另外,原来每月总会收到百十块残币,偶尔运气背点还会收到假币,但自从扫码支付普及后,收款时快捷了很多,也放心了很多。”李阿姨也坦言,自无现金支付后,收银的充实感也随之消失,需要自己慢慢适应。据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城区餐饮商户普遍都支持手机支付。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与支付宝、口碑饿了么日前联合发布《小店经济报告》显示,“码商”追赶 “网商”,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力。2019年上半年,九成路边小店用支付宝收钱成为“码商”后,生意变好,消费频次提升三成,销售额提高2.5%,百元商品销售额提升能达5%。

移动支付体验之——“住宿篇”

8月17日,地处合肥政务区的一家商务酒店里宿客来来往往,前台的吴女士告诉记者,过去每当有客人来问询,她都习惯问:“先生/女士,您是需要现金还是刷卡结账呢?”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住宿业也实现了平台化,大多数人习惯在网上直接订房付款,平台直接给酒店下单付款,这样不仅价格相对优惠,而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初高中升学、各类就业考试等重点时段的订房压力。

旅客王先生谈到无现金支付的感受,说:“我经常在外出差,前几年住宿都是结现金,现在移动扫码支付后住宿更加方便,每次付款不会像原来那样感到‘肉疼’,所以不自觉也会多住几天,感觉好像不用花钱一样,降低了花钱的痛感。”

移动支付体验之——“购物篇”

8月19日下午5时,在合肥蜀山区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看到超市里每个付款台面上都贴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二维码,鲜有顾客掏现金付款,几乎都是拿出手机扫一扫。

顾客梁女士说:“虽然你看着我手里拿着包包,但其实都没有装现金,很久都没有去银行取现金了。移动支付这么普及,基本上不需要带现金在身上,真的很方便。”超市收银员王小丽告诉记者,在实际收银中,现金支付比较容易出错,多找少找都要自己负责,移动支付就不会出现这种差错了。

张先生是一家超市运营专员,谈起移动支付,他说:“超市是服务行业,扫码支付顾客付款方便超市扣款也方便,提高了销售效率。另外,现在很多年轻人本来身上只带了买一样东西的钱,可有了移动支付后,选购关联物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原本买一样东西,最后买了四五样东西,扫码支付为他们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进一步增加了超市销售额。”

未来,移动支付或许会有更深入的发展,它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而越来越完善,移动支付未来将会擦出怎样绚丽的火花,让我们共同期待!

新闻推荐

以借贷“过桥资金”诈骗 多人联手设局被提起公诉

星报讯过桥贷款,本是一些贷款公司,为需要提前结清按揭贷款而临时借“过桥资金”救急的客户提供的一种贷款,可是有一些心怀不...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