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首次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我国取得量子研究重大进展

合肥晚报 2019-08-19 00:31 大字

本报讯8月18日,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经过多年研究攻关,我国科学家日前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为发展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并称其是“量子通信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它能借助量子纠缠这一特性,将未知的量子态传输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是远距离量子通信和分布式量子计算的核心功能单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表示,量子隐形传态这个有点像科幻小说里的星际旅行,或者也跟我们《西游记》里边的孙悟空,可以瞬间从这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这样一种操作是非常相近的。

然而,真实的物理体系往往包括多个粒子,每个粒子包含多种自由度,而每个自由度又可以有多个维度。要真正实现复杂量子物理系统的完整态传输,并把它应用于可扩展的量子信息技术,量子隐形传态就需要走向多体、多终端、多自由度、高维度和远距离。1997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验证,入选了“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2006年,中国科大潘建伟研究团队实现了两光子复合系统的量子隐形传态;2015年,该研究团队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实现了单光子多自由度的隐形传态。

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潘建伟研究团队发展高稳定性多通道路径干涉技术,开创了多光子多维度相互作用的实验先河,成功实现了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并严格证明了该过程的非经典性以及高维特性。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蒋瑜香)

新闻推荐

明天起公交专用道实行“全时专用”与“分时专用” 公交车“张开”电子眼“紧盯”占道车 ■目前,14条公交专用道覆盖的68条公交线路、1300余辆公交车已全部安装自

本报讯8月16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市交警支队联合召开进一步加强公交专用道通行管理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8月19日零...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