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岛上“焊太阳”的人 吴祥明:25年坚守,用高超工艺助力科技创新

江淮晨报 2019-07-03 08:12 大字

工作中的吴祥明。

晨报讯 无标准件参考,一切原件皆需创新工艺“量体裁衣”;焊接处空间狭窄,肉眼无法看到焊口,练成了“对镜焊接”绝活……举世瞩目的“人造太阳”背后拥有一支特殊的焊接团队,他们用超越想象的高超工艺和精湛技术,将“人造太阳”的理论设想一一付诸现实。这其中,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吴祥明,从1994年至今,以成千上万条焊缝,“捍卫”着用手艺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的信念。

对部件“量体裁衣” 练就对镜焊接绝活

创造101.2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实现电子温度一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每次,当众人为位于合肥“科学岛”上举世瞩目的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创造突破感到振奋时,“科学岛”上参与“种太阳”的“超级焊工”们同样激动万分。

“我毕业后就来到‘科学岛’,之后与团队开始了‘人造太阳’建设中的焊接工作。”从1994年来到合肥研究院从事焊接工作至今,吴祥明参与并见证了“小太阳”从一张图纸到大科学装置,再到面向世界发光发热的“成长”。与普通的焊接工作不同,“小太阳”中许多系统部件都不具有“标准件”性质,而是运用了创新型的构造与材料,这对焊接工作无疑是一项挑战。

“不同的系统、管路、线圈等,每一次焊接任务都会面临新的问题。”吴祥明表示,焊接工作并不能“说干就干”。除了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工作,实际焊接过程中也充满挑战。“有时,需要焊接的部位只有1毫米。还有一些因为位置原因,用肉眼也无法看到焊口。”

为此,团队想了很多“点子”,例如,先在外部创造一个相似的环境,做大量的模拟实验等。而针对肉眼无法看到的焊口,吴祥明想到了一个办法,用细支架将一面镜子“伸”进去,对着镜子的成像进行操作。“最开始不习惯,操作多了也就熟能生巧了。”如今,“对镜焊接”也成了吴祥明的一大绝活。

25年坚守 将工作视为荣誉

作为团队中的“老大哥”,吴祥明还在做着“传帮带”的工作。“团队目前有18人,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主。”吴祥明表示,新来的年轻人们文化层次很高,需在实践中不断“修炼”,“我们带着他们先从最简单的操作入手,锻炼基本功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一步步成熟。”

吴祥明所在的焊接团队还持续做着“小太阳”的相关维护维修与升级改造工作。“有时装置运行中出现相关问题,在做好安全性保障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在设备中进行维修工作。”吴祥明表示,尽管装置做了应急处理,但有时环境温度依然高达四五十度,穿着厚厚的焊接工作服,往往出来时身上已经湿透。“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很重要,不能等。”

去年,“小太阳”实现电子温度一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其中,也有着焊接团队的“汗水”。“去年的实验,我们对管道冷却系统等设备进行了升级。”吴祥明表示,针对不断“前进”的实验目标,装置每一次的升级改造,焊接团队都会参与。“每当取得了新的实验进展,我们都非常骄傲和激动。”

实际上,也正是这份荣誉感,让吴祥明在岗位上坚守了25年。吴祥明说,当初并不了解“科学岛”究竟是做什么的,来这里以为只是做普通的电焊工作。而当真正了解了自己身上的“担子”,参与了“小太阳”的建造、改造升级,见证了每一次重大的科技突破,吴祥明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能用自己的手艺,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我的荣幸与骄傲。”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本月起合肥市居民医保待遇有调整

本报讯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了解到,7月1日起,合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待遇发生变化,具体涉及居民医保住院起...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