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老字号系列 光影中的庐州老字号

合肥日报 2019-04-04 05:12 大字

老字号,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传承着一个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沉淀,在合肥这座古城中,孕育了三孝口、四牌楼、城隍庙、红星路等知名老商圈,成就了“江淮大戏院”“解放电影院”“长江剧院”“刘鸿盛”“陶永祥”“张顺兴号”等闻名大街小巷的老字号。日复一日的匠心传承,这些老字号伴随着一代代合肥人的成长,凝结着辉煌的历史记忆,雕琢了合肥的城市文化基因。

本期《文化合肥》带你走进光影中的庐州老字号,聚焦光影变迁,追寻似水年华,感受文化魅力。

江淮大戏院:

用时光雕刻一方舞台记忆

作为见证合肥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安徽省江淮大戏院,历经60多年的风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合肥的城市记忆和时代辉煌,成为合肥的文化象征与名片。

漫步在淮河路中段,一栋深灰色的两层建筑,隐在一派茂盛的香樟树背后。江淮大戏院屋顶由仿明代黄绿两色琉璃瓦盖成,主体两侧有36级台阶的外扶梯,形同两只有力的臂膀支撑着主体建筑。大厅前宽大的12级台阶,步步抬升,气势雄伟。

整个戏院外观大方、凝重,厅内华美、端庄。走进场内的观众厅,上下两层共1420个软席座椅,四周赤柱悬挂着宫灯,以古典宫殿图案浮雕装饰的梁柱,加上天棚饰有以彩色霓虹灯透光的方块,流光溢彩,鲜艳夺目。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掀起了文化基础建设的高潮。江淮大戏院应运而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建设的安徽省第一座具有民族古典建筑风格的大型戏院,成为安徽省标志性文化建筑。

落成后,江淮大戏院主要承担会议接待、文艺表演、电影放映等任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徽省及合肥市重大活动,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都定期在这里举行,江淮大戏院发出了众人关注的安徽声音。

天籁之音从此出,万人争相侧耳闻。作为全省的文化中心,江淮大戏院的演出也是精彩纷呈、名家频现,成为展现江淮大地艺术魅力的大舞台。

当时,省内新戏都争相在江淮大戏院首演,并从这里走向全国。全国著名的艺术家也都曾来这里献艺。

京剧大师梅兰芳1958年在此连演十三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的艺术盛年,是伴随着江淮大戏院发展的,她的每一部戏几乎都在这里首演。她生前曾说:“一个演员的成长,离不开剧团,离不开观众,也离不开剧场。对黄梅戏来讲,江淮大戏院是功不可没的。”

在这里,安徽省、合肥市的重要会议曾一次次召开;在这里,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大使曾观看演出;在这里,老一辈艺术家们曾挥洒汗水、坚守艺术人生;在这里,年轻一代演员们曾实现理想、放飞艺术青春;在这里,广大群众曾品味精神食粮、留下美好回忆。

时光流转,如今已走过60多年的江淮大戏院,经历了自身功能角色的转换,古典与现代琴瑟和鸣,相得益彰,见证着合肥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时光缩影。如同这个舞台上曾上演的一幕幕戏剧,江淮大戏院也在用时光雕刻着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

岁月有痕,岁月如歌。2007年8月9日,江淮大戏院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而今,它又被历史赋予了新的使命,变身民生剧场,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情,载歌载舞描绘美好生活。

解放电影院:

在光影中重温旧时光

《庐山恋》、《白毛女》、《霸王别姬》……光影流转,时空堆叠。看电影,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娱乐项目,电影院也成为承载一代代观众美好记忆的精神家园。

在合肥,解放电影院见证了一代代合肥人的欢与笑,也留下了合肥影业历史发展的记忆。

1951年,在当时的闹市区——四牌楼,一座大型电影院拔地而起,名为“解放电影院”。次年元旦,电影院正式开业。由此,解放电影院开启了陪伴一代代合肥市民的光影之旅。

“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去解放电影院看电影《乱世佳人》,当片中亚特兰大大火等精彩片段在大银幕上呈现时,那时的我又惊奇又兴奋。”每当走进解放电影院,39岁的查先生总能被唤起很多儿时的记忆。

解放电影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合肥建立的第一家电影院,国产彩色纪录片《锦绣山河》是这里放映的第一部影片。今年49岁的张艳,一工作便来到解放电影院,也见证了当年影院观影的盛况。

“那个年代电影票一票难求,观众把手塞进小窗口买票,有的手上戴着的手表不小心就会被挤掉。有时候一天下来,能捡好几块手表。”张艳回忆起当时卖票的场景激动地说。

1981年12月,建成30年的解放电影院开始重建。重建后的电影院焕然一新,更换了放映设备,成为当时合肥炙手可热的观影地。

21世纪初,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解放电影院进入频繁改造期。2001年,影院新建3号放映厅,引进数字放映机,成为安徽首家数字影厅;2009年,影院新增空调系统,引进3D放映设备……今年下半年,解放电影院又将迎来一次大改造。

“改造的消息出来后,很多观众来电影院合影留念。”解放电影院经理王晶说,“近两年,会有一些观众在我们这包场求婚示爱,因为他们第一次约会就在这里。”解放电影院也见证了一代代合肥人的爱情与生活。

“希望改造后的解放电影院注重增加合肥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我们能够在光影中重温过往的岁月。”査先生说。

长江剧院:

新与旧在此交相辉映

南邻长江路,北毗淮河路商业步行街、明教寺,与逍遥津公园仅一路之隔。长江剧院,因其较好的硬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众多合肥市民青睐的观影地。

可是,也有不少年轻人会疑惑:明明是看电影的地方,为何叫它“剧院”呢?原来,长江剧院建成之初,正是接待剧团演出的场所,在当时极大丰富了合肥市民的文化生活。

1960年年底,长江剧院建成,占地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当年在合肥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剧院。随后,越剧《刘三姐》正式拉开了长江剧院的舞台演出帷幕。由越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周桂芳主演的《信陵君》、《梁祝》、《唐伯虎》等经典越剧陆续在长江剧院上演,吸引了众多戏迷前来捧场。直到1965年,随着《地道战》、《烈火中永生》、《青松岭》等一大批电影的上映,国内电影市场逐渐走热。于是,长江剧院在保障剧团演出的同时,开始放映电影。

2003年,由于硬件老化,长江剧院重建,设有1个剧场、4个放映厅,并拥有了安徽省首家3D放映机;2012年,为了适应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长江剧院再次装修升级,剧院由原来的5厅扩建至7厅;2017年,长江剧院将仅剩的一个演出厅改建成放映厅。

至此,长江剧院的主营业务彻底转向电影放映。

除了硬件本身的升级改造,在影院经营上,长江剧院还主动实施了许多创新变革之举。其中,1995年,以高出竞标底价32万元的最高价,冒险拿下电影《红樱桃》的首映权,震惊影院同行。接下来,场场爆满、延期放映的佳绩证明了这次决断的无比正确。后来,长江剧院主动适应两次文化体制改革,短短3年时间里,便取得了票房全市第二的好成绩,其成功的改革发展模式被誉为“长江模式”。

“热情周到服务广大百姓,坚持弘扬精神文明建设。”长江剧院售票大厅挂着的一面锦旗上,写着这样一句话。长江剧院经理窦维华说:“对长江剧院来说,这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

2017年8月,安徽省首家反腐倡廉“清风影院”在长江影院揭牌亮相,这也是全国第一家以廉洁、家风为主题的电影院。“清风影院”让当代主流价值观与传统家风家训有序展开,历史人物与当代楷模时空对话,徽韵风流与时尚电影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合肥市“廉”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东风照相馆:

用镜头记录光影60载

从最早用蒙着黑布的老式相机和黑白胶片拍摄,到后来的彩色胶卷和单反相机,再到现在的数码冲印。改革开放40年,不仅是摄影和冲印设备更新的40年,也是我国照相馆转型变化发展最大的40年。

在合肥市红星路1号,有这样一家老字号照相馆,营业60多年,用镜头留下了许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印记,记录下合肥城市发展的轨迹,串联着时代的点点滴滴。

走进东风照相馆,一种怀旧的感觉扑面而来。面积不大的门面,灰色花岗岩浮雕门头,水粉画制作的拍摄背景布,半弧形的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老照片。

“上世纪70年代,我父母都在照相馆工作,我从小耳濡目染,也来到照相馆工作。”今年60多岁的黄孝冬,早在1979年就来到东风照相馆做学徒,一干就是40年,如今已成为这里的负责人。

据介绍,东风照相馆始建于1956年,最初不对外营业,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承担工作照及会议照等拍摄任务。2006年,东风照相馆改制为私营企业,黄孝冬承包了东风照相馆。2008年,因长江路拓宽重建,东风照相馆从长江中路小东门附近搬到了红星路1号。

经历了改制和搬迁,东风照相馆自始至终都是顾客盈门,生意不错,这全仰仗于照相师傅精湛的拍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

“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十年来,有很多家长每年都带小孩来拍生日照片,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变化。我很欣慰,能用相机留下他们三口之家、四世同堂的照片。”黄孝冬说。

上世纪80年代,拍照对一般家庭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黄孝冬说,拍照前,要布置好灯光,让顾客在指定位置摆好姿势,用“大座机”手工调光圈、对焦。经过一道道工序,才能按下快门,不然照片就废了。

改革开放后,照相越来越普及,成为百姓生活中稀松平常的项目。如今,儿童写真、艺术照、全家福等成为照相馆里的流行。“为了方便家中有老人的顾客,现在我们可以预约上门拍摄全家福、黑白照。”黄孝冬说。

此外,老照片冲洗、照片修复,这些传统项目只有到老字号照相馆才能得到满意的服务。如今,东风照相馆依旧坚持传统,在暗房里冲洗胶片,让照片成为永不褪色的时代记忆。

·本报记者 韩婷婷·

新闻推荐

20年投身公益初心不改 合肥一人当选3月“中国好人”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文明办获悉,3月份“中国好人榜”名单揭晓,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26000毫升,志愿服务20年,用自己的热情...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