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高新区“量子”在两会上“亮”了
今年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集体建议的第一条,就是支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一个高冷的专业术语,这几年量子通过两会的传播,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量子信息科学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合肥高新区“量子中心”的前景如何……在全国两会上,包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总指挥王建宇等在内的多位代表和委员,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量子科研成果可在高新区就地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说,2017年起在合肥高新区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是按照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建设的,其主大楼未来也将可能会成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主大楼,“目前其建设进展良好,主大楼已经快封顶了。”
潘建伟也表示,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较强的实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有些相关领域的优势也受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冲击。“当前,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因此,潘建伟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量子信息科学的不仅需要基础研究,也需要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合肥高新区是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安徽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主阵地。对此,潘建伟说,“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出的好的成果,就可以在高新区周边开始转化。”
潘建伟说,合肥高新区乃至合肥市,正在努力架构桥梁,希望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他对此满怀期待,希望建立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到产业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只要坚持下去,前途会非常光明。”
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需京沪皖携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总指挥王建宇说,目前国内已经建设了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部位于上海张江、合肥市与北京怀柔,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位于合肥高新区。他认为,安徽、北京、上海基于我国在量子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应该组建网络化布局的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
在王建宇看来,已经开始在高新区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合肥,将是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总部,需要承担很重要的责任。同时,国家实验室也需要大家联手,可以在北京、上海建设分部。
当前,量子信息科学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延伸出来的量子精密测量三个领域。王建宇认为,在这三个领域,合肥、北京、上海会有一些分工,也会一起合作,从而构建专业性和综合性互补的国家实验室体系。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比邻而建
据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北邻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西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和正在建设的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筹)是一个完整的创新主体。两者同步规划,建成后将与已经投入使用的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构成一个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闭环,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说,科大在合肥市区现有校区面积大约1800亩,作为科大新校区,高新园区规划总用地1500多亩。“总体规划希望明年年底就能交付使用。”他说,未来,高新园区可能更多专注新工科和高新技术发展,与合肥高新区的发展定位相匹配。
“量子科技成果”提升安徽创新实力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说,随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的开通,以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合肥的科技创新实力,让安徽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影响力。
国家政策应给予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潮州商会会长胡剑江说,他经常前往美国硅谷等地,深感一些安徽的科技创新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量子信息科学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都非常自豪。”胡剑江也希望,国家要对这些重要科技成果予以政策倾斜,催生更多原始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转移。
■背景资料
量子技术现状
说到量子,离不开合肥高新区。国家实验室(筹)所在地合肥高新区,正在努力打造“量子中心”。其中,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大楼已经接近封顶,包括独角兽企业在内的量子产业集群也正蓬勃兴起。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量子技术研发与应用热潮,各发达国家和科技巨头竞相争夺“量子霸主”地位,美国已经将量子信息列入国家战略。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等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和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转变,走在了世界前列。中科大“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等成果,代表了当今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
“量子中心”的由来和优势
2017年2月27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动员大会”在合肥高新区举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按照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建设,培育形成量子通信等战新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是当前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
目前,量子创新院建设进展顺利,主大楼已经接近封顶,并有望在未来成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主大楼。
近年来,安徽省也一直积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安徽代表团集体建议的第一条,就是支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而包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
在合肥高新区“量子中心”,除了量子创新院、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在量子领域的基础研究,“量子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渐成合肥高新区亮点产业。
自从2009年第一家量子技术公司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现更名为“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多家主营量子技术的企业相继在合肥高新区成立,涉及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量子技术领域。
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国科量子、中创为量子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全区直接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数达600人,近三年累计在国际一流期刊中发表论文达151篇,雄踞全球首位。另外,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占全国12.1%,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这些知识产权主要集中于合肥高新区“量子中心”。
本组稿件由黄琼采写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稍息,立正。”3月17日,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武警合肥支队执勤一大队的“军营开放日”活动正式开始。当天,军营...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