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丢失的民俗 合肥 刘庆文/图
[摘要]合肥 刘庆文/图
81岁的朱修成是“油马花鼓伞”最年长的表演者周院村代表队表演“捉蛤蜊”(右二黑衣者为王性龙)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最深的回忆,对于金寨县油坊店乡周院村81岁的老人朱修成来说,那就是“油马花鼓伞”。
“解放前就在唱,解放后也在唱,小时候在唱,老了也在唱,以前唱的是花草,后来唱的是新中国的好政策……”说起花鼓伞,朱修成精神烁烁,两眼炯炯有神。
“油马花鼓伞”源自凤阳花鼓灯,明朝末年,凤阳逃难而来的难民把它带进了金寨,在如今的油坊店乡境内风行起来,那时候还被大家称为 “玩灯”,有舞龙、舞狮、花篮舞、花挑舞、捉蛤蜊、花鼓伞舞等六个项目。
朱修成从童年开始唱油马花鼓伞,一直唱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后来因为电视、互联网开始普及,外来的文娱活动让大家觉得新奇,花鼓伞则“越看越土”。正月里,年轻人聚在一起,更是沉迷打牌、喝酒,没多少人玩这“老古董”了。
2013年,75岁的朱修成自掏腰包,召集了几位伙伴组织起了 “油马花鼓伞表演队”,想把二十多年没人玩的老民俗重新拾起来。 5年后,周院村村民自发成立了民俗文化协会,以企业赞助的形式准备复兴油马花鼓伞,80岁高龄的朱修成毫不犹豫就参与了进来,成为最积极的一份子。
朱修成心里盼着,要让油马花鼓伞结合新时代、传递正能量,通过不断的排演和比赛锻炼年轻人,让年轻人远离牌桌、酒桌,那比什么都强。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人参与了进来,年龄跨度老中青少都有。 72岁的王性龙是朱修成之外年龄最大的参与者,他锣鼓乐器样样精通,还有一个拿手好戏,就是表演捉蛤蜊。年轻时的他,听说可以连续翻空心跟头,十个八个不在话下。年轻人刁大庆则有一副好嗓子,唱起花鼓调来有模有样。
2月24日,“油马花鼓伞”复兴演出比赛活动在油坊店文化广场开幕。油坊店乡4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民俗文化盛宴。朱修成老人是台上年龄最大的表演者,他参演的花鼓伞舞项目受到了一致好评。王性龙等表演的 “捉蛤蜊”也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准,以0.02分的微弱差距获得该项目第二名。旁边的刁大庆面对大场面从容淡定,唱腔圆润,神态自然潇洒。
台上精彩不断,闻讯而来的各地媒体争相报道。这让朱修成恍惚回到了少年,解放初期那段火热的光景重现眼前。
“希望这次比赛过后,更多的年轻人能参与进来,把油马花鼓伞打造成文化品牌,和金寨的红色文化和旅游景点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民俗文化。 ”朱修成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我还不老,余生还很长,我一定能看到油马花鼓伞真正复兴的那一天。 ”
新闻推荐
日最高气温超14℃ 拂面已是“春风”了 菜市场的“春季限定”打折,大蜀山下的“报春信使”开花了
香椿头等被摆在菜市场最显眼的位置。有两种天气现象,名字里用“春”打头,却往往比春天要先一步到来。一个是惊蛰前...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