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根雕“消磨时间”竟成达人 76岁陈连友:每天与树根相伴,感觉生活意义非凡
《清明上河图》、《郑和下西洋》、《龙腾》……走进陈连友家中,一件件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不由分说便直扑你的眼帘。客厅壁柜上摆满根雕,卧室里除了一张床,其余空间也被根雕占满,阳台上、院子里同样满满当当都是成品或半成品根雕,虽然根雕技艺全凭自学,但陈连友的作品屡获各类奖项,是莲花社区汇林园居委会辖区有名的根雕达人。
偶然结缘难舍弃
1975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合肥汽车运输总公司柴油车修理厂年轻的喷漆工陈连友,看到《合肥晚报》上刊登了两幅根雕摄影作品,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工作之余,陈连友一心钻研根艺造型,创作了许多根雕作品,1987年开始,他参加了各类根艺展览活动,频获奖项,作品《蟾桂》参加安徽省首届树根造型艺术展览后,又入选全国首届根艺展览;之后,作品《奔腾》、《飞向未来》等在省、市艺术展览会上相继获奖。
退休后,陈连友更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根雕的艺术追求中。一件根雕作品的完成,要经过找根、浸泡、去皮、构思、雕刻、上漆等几道工序,其中虫蛀则是根艺的大敌。陈连友早期有一件刺槐根作品《奔马》,十年后被虫蛀光成灰,这让他痛心不已,通过多种尝试,终于自创了一套防虫蛀良方,从此更加安心创作,对根雕艺术越来越痴迷,难以舍弃。
顺其自然是首要
一件根雕作品的完成通常需要花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陈连友说,构思造型是第一步,也是最耗神的一步。
“不能说先要雕什么,再去找树根,你要根据树根的形状,来想象你能刻什么。”陈连友说,艺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他的根雕作品顺其自然是首要原则。上世纪90年代,陈连友发现家门口一根粗壮的槐树被砍断了,他便将这个树根留了下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陈连友无意中发现,这根槐树根倒过来很像一把火炬,根部的须状物如同燃烧的火焰,于是陈连友依着它原来的模样,稍加雕琢创作了156厘米高的“奥运圣火”。
得知记者来自合肥晚报,陈连友颇有些神秘地走进卧室,取出一件平时舍不得给别人看的作品——尚未命名的根雕,中心位置像极了祖国的版图。十几年前,陈连友从高速公路的菜地旁无意发现了这个树根,当时并无特别的感觉,回家后清洗、抛光、上漆后,一只意气昂扬的“雄鸡”赫然在目,陈连友如获至宝,精心修饰,小心保管,有时间就拿出来欣赏一番。
“这就是大自然对我的恩赐啊!”陈连友说。
根雕相伴乐趣多
住老屋时,堂屋里只留了一块吃饭的地方,锯子、油漆、砂纸、树根等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拆迁搬入汇林园小区后依然如此。爱整洁的老伴看到这些“破烂”就头疼,可是,陈连友对树根的迷恋近乎于痴,无奈之下,老伴只好将连着阳台的那间房屋“交由”陈连友“管辖”,“眼不见心不烦”。
心里没有了拘束,陈连友的创作灵感愈发源源不断,普普通通的树根,经过陈连友的巧手,摇身一变,就是上好的根雕艺术品,多年下来,不知不觉间陈连友的根雕作品竟有三四百件之多。除去赠送给亲朋好友的,家中的根雕作品也有大大小小200多件,这让陈连友颇有成就感。
陈连友作品材质繁多,取材也遍布多地,但所有的作品都是用死树根雕成的。这些树根多是陈连友捡来的,有些树根则需要花费一番工夫去寻找,陈连友找树根有一个原则,即不能破坏环境。为了找一个好的树根,他去过梅山、太平湖、大别山等省内许多地方,别人眼中不起眼的烂树根却是陈连友心中的宝贝。
每天与树根相伴,陈连友觉得生活充满意义。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有任何美术功底,陈连友买来美术和雕刻方面的教材,细心琢磨;为了使根雕作品浑然天成、独具风格,他在继承根雕传统方法之外,还学习盆景艺术、素描、中国画等;担心年纪大了手抖,陈连友连年轻时偶尔“咪两口酒”的爱好也渐渐丢弃了,嘴里说着“消磨时间”的根雕如今已是他心头最爱。
陈连友高兴的是,自己目前视力尚佳,“如果有好的构思,它就是我的下一个作品。”顺着陈连友手指的方向,一根硕大的树根正静静地倚着院墙,等待蜕变。
何春梅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2019年合肥植树造绿计划■今年合肥市将着力抓好江淮分水岭岭脊、环巢湖地区、水源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的造林,高质量...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