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扬帆新时代砥砺奋进新中心瑶海区2019年四大“提升工程”助力东部城区转型崛起

瑶海报 2019-01-21 01:00 大字

瑶海区2019年四大“提升工程”助力东部城区转型崛起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8年,瑶海区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落实,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渐入佳境,城市品质愈发彰显,新经济力量不断壮大,人民群众幸福感日益增强。当下的瑶海,正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大步跨越,阔步前行,在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的征程上深耕主城、创新作为。

作为合肥工业文明发源地的东部城区瑶海区,正迈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区四届三次党代会和区“两会”刚刚落下帷幕,新的一年里,瑶海区将实施四大提升工程,全面掀起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热潮,加快建设全国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示范区。

城市能级提升工程

新的一年,瑶海区将着力在推进城区面貌转变上下功夫、提颜值。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统筹城市“建筑形态、历史文态、产业业态、绿色生态”相融共生,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科学布局三大片区: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将紧扣“安徽众创中心、华东青年中心、合肥东部中心”三大定位,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健全运行机制,组建建设平台,提高运行效率,努力把合肥东部新中心打造成合肥发展的新高地。老城区则坚定不移推进老城复兴,拓空间、补短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2~3个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商业街区,推动老厂房、老车站、老街巷、老字号等焕发生机,将“城市记忆”打造成“城市名片”。龙岗开发区将促进产城深度融合,加大明皇路以北工业片区和大店工业聚集区调整力度,通过加快“腾笼换鸟”来盘活存量,实现“凤凰涅槃”;积极推进都市科技工业园、尚荣医疗产业园等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园区环境品质,努力形成创新引领、产城融合的新发展格局。

统筹城市建设与管理:该区力争用3~5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围绕长江东路、裕溪路“两线”和火车站片区、大东门片区等“五片”重点区域,综合实施交通微循环改造、环境提升,提高通行效率,树立精品意识,改善城区面貌;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努力构建智慧城市多元应用场景,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应用上实现突破。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探索建立符合瑶海实际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着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继续实施环境品质提升“八大工程”,确保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行走瑶海”和周末卫生大扫除等活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实现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双提升。

做优城市生态环境: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成花冲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塘桥游园、裕溪路高架绿化提升等公园游园、绿地和特色景观道路建设,建设一批主题花境、街头游园,让城市增绿添彩。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打好环境保护的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水岸共治,加强二十埠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加快工业土壤污染修复进程,积极破解制约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强化联防联控,促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产业动能提升工程

新的一年,瑶海区将着力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促转型,全面实施产业转型升级“1235”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新动能,着力构建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大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国家推动消费升级战略的有利契机,把产业转型升级“1235”发展思路落实好,在发展五大支柱产业上用力加劲。优先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新高地,冲刺百亿级物联网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建筑产业,延伸建筑业总部经济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产值超千亿级建筑业产业集群。加快传统商贸金融服务业提档升级,以“安徽时尚第一街”转型为突破,带动传统商贸业全面升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南淝河“水”文化和钢厂“钢”文化,谋划十里工业长廊的保护与开发,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新地标。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依托尚荣医疗产业园,大力推进医疗器械、基因检测、智能穿戴等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百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

做优产业平台:加快物联网产业园和都市科技工业园、尚荣医疗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步伐,全面提升软硬件建设和服务水平,加快产业集聚。推动楼宇经济向空间要效益,着力形成一批亿元税收楼宇,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布局,提升胜利路、站前路等传统商贸圈魅力和辐射力,激发专业市场活力。积极推动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职能,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助力企业上市,加速培育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做实招商引智:围绕三大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产业模式新、信誉信用好的企业。建立快速高效的项目谈判、评审、决策机制以及快速优质的项目服务机制,确保洽谈项目快速签约、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围绕重点产业链的延长、现有存量资产的盘活、区位资源优势的发挥,建设招商项目库。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制度和更加灵活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紧密对接各类产业创新团队,落实高端人才落户瑶海工作。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新的一年,瑶海区将着力在推进群众幸福感提升上下功夫、再用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城市承载力,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构建精准的公共服务体系:整合社区养老、医疗、文体、教育等平台资源,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公共、公益、便民服务,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优先、优质、均衡发展,确保全年11个中小学、幼儿园交付使用,加快集团化办学步伐,深入推进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三名工程”建设。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及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人”。加快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切实增强基层文化服务供给,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构建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进一步完善“党群议事会”“让社区多个帮手”运行机制,建立全区社情民意中心,构建社会矛盾综合调处中心,不断深化平安瑶海建设,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相结合,坚决打掉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深入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强化源头治理,着力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巩固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

效能提升工程

新的一年,瑶海区将着力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激活力。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用活创新“第一动力”,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汇聚转型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聚焦转型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修订完善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构建政企信息交流平台,加大财政金融助力企业发展工作力度,充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改进工作作风,大兴调研之风,大力推行“我来办、马上办”的“代办制”,精准服务企业。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打响“瑶海服务”品牌,实现商务政务服务环境全省最优。

坚持以创新驱动强化发展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充分借助G60科创走廊建设和合肥创新之都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努力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上实现新突破。

新闻推荐

合肥市区幼儿园和中小学午餐工程抽检合格率98.4%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市食药监局获悉,2018年合肥市幼儿园和中小学午餐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抽检工作圆满完成。对市区434家幼...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