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楹联,见证长丰的跨越腾飞 长丰县首届农民丰收节楹联有奖征集结果出炉

合肥晚报 2018-09-13 01:03 大字

[摘要]长丰县首届农民丰收节楹联有奖征集结果出炉

○丰收节楹联有奖征集评审会

十八枚指印还红,春歌未歇;二百里长丰已变,时代新开。

多彩莓乡,沃壤三秋传大美;百强名县,嘉禾九穗庆长丰。

9月10日,由合肥晚报、长丰县文联、长丰县新闻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长丰县首届丰收节楹联有奖征集评审会上,一条条别具风格的楹联充满浓浓的时代气息,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长丰发展的巨大成就,见证了长丰的跨越腾飞!

获奖作品将在丰收节上集中展示

本次楹联有奖征集活动是长丰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这些楹联,尽显长丰之美,彰显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自8月20日征稿启事发布以来,全国各地楹联爱好者纷纷踊跃投稿,至9月6日截稿,共收到邮件444个、近1300副作品。

为了使评审更具权威性,活动主办方邀请组织了以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楹联学会副会长陈频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根据“有丰厚文化内涵;为长丰量身定制;原创性、个性化结合;符合格律”等评选标准,综合考虑,确定初选名单。然后,在前期初选基础上,再经多轮讨论,最终评审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

楹联又叫对子,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是一种对偶文学。楹联讲究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

评委会认为,本次征集的楹联,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一是范围广,数量大;二是量身定制,体现地域特色的楹联比较多;三是行家里手多,整体水平较高。

本次征集评选出来的获奖楹联,将面向社会公示三天,公示无异议的,将通过多种形式在长丰县首届农民丰收节上进行公开展示,有兴趣的朋友记得9月23日丰收节当天到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吴山镇涂郢社区看看。

外地参赛者为长丰送去浓浓祝福

“十八枚指印还红,春歌未歇;二百里长丰已变,时代新开”。这则清新别致的楹联作者是陈斯高,他是江苏泗洪县人,在网络上看到合肥晚报、长丰县文联、长丰县新闻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长丰县首届丰收节楹联有奖征集活动,陈斯高第一时间报名参赛,奉上自己的作品。

“楹联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她简约,含蓄,高雅。能准确地阐述思想,表达情感,传送能量。”陈斯高非常喜欢楹联这种表达方式,他告诉记者,他没去过长丰,但是他听说过草莓之乡,美丽的长丰。

“看到长丰征联消息之后,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泗洪县近二十年的巨大变化,感慨尤深。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忘不了1979年,分田到户的第一个年头,我七十多岁的父亲看到我家场上摊晒的近万斤麦子而流下的热泪。于是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准备参赛。”陈斯高在网上查找长丰的信息,去寻找长丰县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筑梦轨迹。

在媒体的报道里,他看到长丰巍巍耸立的一栋栋高楼,平坦葱绿的植被,美如公园的碧湖长河,还有街道上行人的一张张笑脸,人们在自由地生活,快乐地劳动。青山碧水,灯海霓虹……这一切,深深地激动着他。而这一切都是由改革开放带来的,是从小岗村的奋斗中走来的。陈斯高又查看了改革开放前的长丰图片,古桥旧影,窄巷矮屋……巨大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于是文思泉涌,创作佳作。

“农民丰收节是为农村、农民造福的举措,是广大农民乐享小康,和谐筑梦的节日。合肥晚报和长丰县举办的这次征集活动,适时,提劲,意义深远。是对春天故事的追寻,是对农民梦想的追逐。于是我就有了这副‘十八枚指印还红,春歌未歇;二百里长丰已变,时代新开\’的参赛联。”陈斯高说,虽然未曾来过长丰,但是他衷心祝愿长丰人寿年丰。

“田无租,地无税,四海升平歌大雅;仓有粮,囊有钱,三农节日庆长丰。”这副楹联是湖南人冯国喜的作品,冯国喜告诉记者,他老家在农村,他从部队转业后当过多年乡武装部长和乡长,长期和三农打交道。“那时节,最难做的三件事是催粮、催款和计划生育,农民也怕这三件事找上门来。现在则田无租,地无税,生育放开二胎,日子越过越好,真是德政惠民,功德无量啊。”冯国喜根据多年和农民在一块的感同身受,写了这副对联。“丰收节是属于所有农民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祝福所有的农民朋友永远幸福,每年都大丰收。”

戴磊 孔根龙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新闻推荐

三次转型彰显“融合之美” ——合肥工业“从内到外”的背后之四

——合肥工业“从内到外”的背后之四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