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规划部门为商业综合体“开药方” 将做好顶层设计,优化整体空间布局
[摘要]将做好顶层设计,优化整体空间布局
晨报讯 到去年底,合肥市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的商业综合体有79家,但经营情况却参差不齐。近期, 合肥市规划局调研组专题调研了全市商业综合体发展情况。就数量、布点、运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现状:数量不少,经营参差不齐
合肥市商业综合体建设起步于2004年开业的国购广场,2010年底包河万达广场开业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来自合肥市商务局的消息显示,截至2017年底,合肥市经营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综合体有79家。目前,市区仍有多个商业综合体在售,一些商业综合体项目计划开工。
虽然商业综合体整体发展较快、数量不少,一些商业综合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气。但目前,全市的商业综合体还存在不少问题,并非每家商业综合体都人气爆棚。有些商业综合体前期规划阶段未充分考虑到人流量和客流量因素,建成后客流量较少,没能充分发挥出带动消费的作用。
虽然开业时都是热闹非凡,但后期经营状况却大相径庭,甚至一些商业综合体面临着商户频繁撤场的尴尬。此外,这些商业综合体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有的片区商业综合体扎推,有的片区商业综合体难觅。
建议一:做好顶层设计,优化整体布局
“做好顶层设计,优化整体空间布局。”合肥市规划局提出,今后,规划等职能部门和辖区政府,要结合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及合肥市商业网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优化商业综合体空间布局,做到与城市中心、副中心、片区中心相适应,与周边居住、办公等用地类型相配套。
对于暂时无法确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用地,做好规划留白,避免盲目发展,力争打造整体布局平衡、局部重点突出、区域间错位发展的商业发展新格局。
建议二:做到合理供地,分期上马
“统筹全市项目,合理调整入市节奏。”同时,合肥市规划局提出,各辖区政府和国土部门要高度重视商业综合体建设和供地时序,做到合理供地,分期上马,避免扎堆。
比如,对于滨湖新区这样商业综合体项目过多的区域,近期要减缓同类项目土地上市步伐,在合理确定当前人口与所需的实际商业面积、业态之后,再决定是否新建商业综合体项目。而对于北城、东部新中心等新兴片区,辖区政府要结合年度建设计划,制定专项发展规划,避免无序发展。
建议三:避免“一卖了之”后续无人管理
网络购物越来越红火的今天,作为经济实体的商业综合体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这是相较于网购平台的优势所在。随着消费转变和消费升级,顾客也会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
为此,合肥市规划局建议,“加强前期研究,提升业态管理水平。”辖区政府及商业、招商等部门,要在招商引资和签订协议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商业规模、业态类型和管理水平的研究,对于商业综合体一类的大型商业,要坚持对商业业态、自持比例、运营时限等要素的把控,避免出现商业“一卖了之”,后续无人管理的现象出现。
同时,各辖区还应鼓励商业综合体运营单位深入创新,根据市场环境丰富业态类型,形成差异化发展,同时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等新模式,增强商业综合体的竞争优势。
晨报首席记者 方佳伟
■大调研数据
43家市级单位完成调研走访任务
截至8月底,107家市级单位已调研近4万个对象
9月5日,记者从合肥大调研信息宣传组获悉,根据调研云平台统计,截至8月31日,市级107家单位中,已经有42家单位完成第二阶段调研走访任务,107家市级单位调研走访了39903个调研对象。
其中,市场主体10510人、人才10411人、事业单位516人、社会组织522人、城乡居民17944人,共收集问题26883个,当场解决4017个,12345热线受理后解决11821个,其余问题正在按流程转办。
同时,截至8月31日,各县(市)区已经对54058个调研对象开展了调研走访,共收集问题27980个,当场解决12160个,12345热线受理后解决5576个,其余问题正在按流程转办。晨报首席记者 方佳伟
新闻推荐
近日,合肥市教育局王杰才局长冒着酷暑,深入合肥西苑中学调研民办教育办学现状和发展情况。在现场考察中,王杰才局长认真听取...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