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叉车厂职工的青春岁月

市场星报 2018-08-31 01:03 大字

星报讯  “我父母都是合力叉车厂的,后来我下放到贵池,碰巧厂里去招工,我也成了一名工人,这一干就是30多年。”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望江西路社区的项本木今年已经69岁,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自己在车间里干活的老照片,认真而严谨。

项本木告诉记者,自己是1971年正式进入合力叉车厂的,从事了很多年的技术工作,最早做的是加工车床。“有师傅教我们,一人一台机床,可不像现在都是数控的,那时候纯手工,很讲究技术。”项本木记得,自己到合力叉车厂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8元,第二年涨到20元,“父母把我们抚养长大很不容易,所以我一分零花钱都没留,直接全部交给了父母。”进入叉车厂后,项本木大多数时间做的是技术工作,为了提升他的能力,单位还推荐他去深造,学习机械制造。

“大概三年的时间里,我都是白天上班晚上上学,很辛苦,100个人的班级,坚持到毕业时候的只有80多个人,最终通过考试拿到文凭的只有18个人。”项本木和几个同学非常刻苦,经常在一起互相帮忙、解决难题,困了就倒在地上睡,眼一睁就接着看书。

项本木还记得,合力大楼爆破的那一天,他和老伴早早跑到附近一栋18层楼房的楼顶上观看,只听见“轰隆”一声,大楼就倒了,“那是我和儿子工作的地方,那一瞬间,我心里很难过,就像丢了什么一样。”在合力叉车厂工作了30多年后,如今的项本木退休在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新闻延伸

你家有几十年前的老家电、老物品吗?你和家人有在蜀山区某个地标性建筑前合影吗?你拍过曾经的长江西路、安徽大学吗?如果你的手头有这样的老照片,欢迎和本报联系,带着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还有可能登上报纸或安徽画报。

你可以将作品翻拍发送到412546725@qq.com,或者私信市场星报官方微信(微信号scxb123)、官方微博投稿,也可以直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551-62620110讲述你的老照片故事。

新闻推荐

居民住宅内 不许办民办培训机构 《合肥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 征集意见

《合肥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 征集意见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