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润泽文明家风

安徽日报 2018-08-09 11:03 大字

20年前,合肥市蜀山区居民陈频和颜苏萍重新组建家庭,形成了一个20口人的大家庭。他们秉承“忠厚传家、传书继世”的优良家风,呈现出“父子亲、夫妇顺”的美满和睦景象。今年5月,陈频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本报记者 李浩

“不论怎样都坦诚相待”

7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合肥市蜀山区岚翠苑小区居民陈频家中。只见他家里干净整洁,藏书丰富,墙上有多幅字画,不少是陈频与孩子们的作品。79岁的陈频正在看书,妻子颜苏萍坐在一旁静静地择菜,陈频的大儿媳在厨房里蒸馒头。突然一阵门铃响,颜苏萍的小儿媳妇带着一个蛋糕来到家里。 “今天是丁丁的生日,也是你的苦难日,丁丁今天加班,我来给您送一个蛋糕。 ”放下蛋糕,小儿媳向颜苏萍送上一个拥抱。

这个和睦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在遇到颜苏萍之前,陈频曾有过一段婚姻,并与前妻生下了4个孩子。但在1996年,陈频的前妻不幸遭遇车祸去世,陈频强忍丧偶之痛,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艰难生活。

平时工作很忙,陈频难以照顾自己和孩子。经人介绍,陈频认识了离异多年的颜苏萍。颜苏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经历过一次不幸的婚姻,曾对爱情不再抱有幻想,但当陈频走进她生活时,陈频的睿智博学和正派为人搅动起她内心的波澜。另一方面,颜苏萍的朴实大方、真诚善良也让陈频充满好感。两人在后来的接触中相知相恋,彼此认定对方是自己一直在找的那个人。

“半路夫妻,孩子又多,关系该如何处理? ”随着两人感情升温,下一步作何打算,成为装在陈频和颜苏萍心里的一个难题。颜苏萍疑虑,重组家庭,涉及很多问题,孩子们会不会反对?孩子是否会接纳两位老人?陈频看到颜苏萍闷闷不乐,猜到了她的心事。有一天,陈频找到颜苏萍,郑重其事地向她表态,“只要彼此交心,孩子们都会把你当亲妈来看待。 ”接着,陈频提了提嗓门说:“我想和你结婚,你愿意吗? ”颜苏萍先愣了愣神,反应过来后,高兴地点了点头。 1998年,陈频和颜苏萍登记结婚。

“我们从来不互相隐瞒,不论怎样都坦诚相待。 ”陈频告诉记者,他和颜苏萍用真心换真心,两人结婚20年来从没有吵过一次架。现如今,加上他们的儿孙辈,家庭成员已有20人共7个姓氏,邻居们亲切地称陈频家是“不小一大家”。

“有事情几个孩子来办”

“刚嫁过来的时候,对老陈的家人怎么对待自己,心里有些没底。 ”颜苏萍回忆说,刚结婚时,虽然子女表示同意这桩婚姻,但是彼此在心理上还有些生怯。

那时,陈频的父母还健在,陈频又是家中长子,颜苏萍就担起了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陈频的父亲晚年罹患癌症,颜苏萍每天都去医院服侍他,给他送饭、擦身,甚至晚上陪着守夜。公公去世后,颜苏萍主动提议,把婆婆也接来一起住,一直照顾她至人生最后一刻。

2000年,陈频小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说亲时,女方父母担心陈频和颜苏萍是重组家庭,家庭矛盾多,影响女儿正常生活。陈频邀请小儿子女朋友和她父母来家里做客,颜苏萍准备了一大桌饭菜。看见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非常和谐,女方父母的顾虑当即消散。陈频小儿子的婚礼由颜苏萍一手操办,从订酒席到买烟买酒事无巨细,颜苏萍安排得妥妥当当。

“石头都能焐热,人心还焐不热吗? ”颜苏萍的为人被陈频家人看在眼里,颜苏萍以及她的孩子与陈频家人越来越融洽。

2004年,陈频和颜苏萍出门买菜,突然,从侧面来了一辆三轮车,将颜苏萍撞倒在地,她当场昏过去。在周围热心人帮助下,陈频立即把颜苏萍送往医院救治。陈频的大儿子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帮着陈频跑上跑下,陈频的另外3个子女,和颜苏萍的子女也随后赶到。经过救治,颜苏萍苏醒过来。住院半个多月时间,6个子女每天轮流在医院照顾颜苏萍,白天有看护,夜里有值班。在大家精心照顾下,颜苏萍逐渐恢复健康。

“我们家每个周末都要搞家庭聚会,到了传统节日,老伴还会准备6份过节的礼品,让每个孩子带回家。 ”陈频说,每天,颜苏萍都把心思放在如何操持这个家上。儿女们经常劝颜苏萍节日不要在家里办,老人家忙里忙外太辛苦,可以到饭店吃饭,可颜苏萍就是不愿意,说在家里吃饭才有节日气氛。每次家庭聚会,大家都会帮颜苏萍,孩子们看她辛苦,就把颜苏萍拉到椅子上坐下,说:“现在您坐着指挥就行了,有事情我们几个孩子来办。 ”

陈频对颜苏萍的一对儿女也视如己出。 “他们生活中、工作上有什么困惑,我都及时给些建议。 ”陈频说,他们两位老人手拉手,围成一道箍,紧紧地箍住了这个大家庭。

“我们的家风是传书继世”

陈频家客厅的柜子上有一对玩偶,一位看书的老头和一位抱着狗的老太太相依而坐。 “这是孩子们送的,说是我和老陈的写照。 ”颜苏萍笑着说。陈频喜欢文学和书画,颜苏萍很支持陈频的爱好,每天早上,颜苏萍为他做早饭,然后打扫卫生,料理好家事。而陈频在做饭的时候会为颜苏萍沏上一杯茶,等吃完早饭,陈频走进书房看书写诗一直到中午。吃完午饭,颜苏萍躺在椅子上,陈频坐在他身旁,把自己上午写的诗或者文章念给颜苏萍听,交流自己的心得。

“我们的家风是传书继世。 ”陈频有良好的家学修养,酷爱读书,热爱创作,是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民俗学会理事。他曾经创作了《包河的月亮》《天鹅湖圆舞曲》及合肥第一支《社会主义荣辱歌》等歌曲,还著有共一百多万字的散文集 《细流无声》《草木有情》《短笛无腔》。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从小爱读书,良好家风始终传承。

“在家庭微信群里,几个孩子最常做的事就是评诗论画,很有意思。 ”陈频告诉记者,大家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每天都很热闹。而且,孩子们还有一个好习惯:大家有了好的诗作就会发到群里,让家庭成员一起来欣赏和点评。陈频经常亲自出手,对诗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孩子们都很上进,他们现在都在各自的单位担任领导或骨干,20口人中17个是党员。 ”陈频骄傲地说。

“大家互相接纳,他们都爱说‘我们兄弟姐妹6个’。 ”陈频欣慰地表示,孩子之间经常私下走动,遇到事情都能互相帮助,有几次碰到困难,双方的孩子都会聚到一起出谋划策。他们还有个不成文规矩:儿女们送钱送物,都会送到颜苏萍手中。此外,每次上街购物、出门旅游,陈频的儿子挽着颜苏萍,颜苏萍的女儿拉着陈频,十分融洽和睦。

新闻推荐

“五老”宣讲贴民心

?8月7日,合肥龙岗开发区聘请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宣讲小分队,走进社区广场、街头公园,...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