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签署遗体捐赠协议 让生命留下“最后馈赠”
刘庆涛将填好的志愿捐献遗体(角膜)登记表交给淝河镇工作人员。 “人活着,一定要有感恩之心。我能力有限,别的做不到,就想着能不能捐献遗体,就当做我来这世上走一遭留下的最后馈赠吧。” ——遗体(角膜)志愿捐献者 刘庆涛 晨报讯 “人活着,一定要有感恩之心。我能力有限,别的做不到,就想着能不能捐献遗体,就当做我来这世上走一遭留下的最后馈赠吧。”7月10日上午,在合肥包河区淝河镇政府社会事务办,七旬老人刘庆涛拿着填好的志愿捐献遗体(角膜)登记表感叹道,“今儿把表交了,我心里特踏实。” 随着社会的发展,遗体捐献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很多人也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让生命得以“延续”。对于七旬老人刘庆涛来说,捐献眼角膜更多的是报恩。刘庆涛是淝河镇葛大店社居委刘西组居民,现居住在葛大店仁和佳园小区。说到自己为什么想志愿捐献遗体,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要说我,那也算不凑巧,挺倒霉的。”原来,他自幼肢体三级残疾,不过先天的不幸并没有压垮他。多年来,虽然没有固定的工作,但他依旧乐观地生活。“早些时候,我曾经靠开三轮车送人为生。2008年赶上了三轮车取缔,那时候我心里着实慌了一阵。结果,淝河镇民政部门主动帮我转为非农户口,还申请了社会救助、生病救助,现在我每月综合收入有2000多元。镇里还积极配合上级,对我家的热水器、拉手等进行无障碍改造,我的生活真的方便了很多。” 刘庆涛介绍,“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很多救助,也得到过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如果光靠自己,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我觉得,人活着一定要有感恩之心。”触发刘庆涛萌生捐赠遗体想法的,竟然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无以为报”。 “之前支持合肥市大建设,现在住在回迁房,兄弟们也都成家立业了,我自己也没什么大病。现在我没事就串串门、聊聊天,无牵无挂的,活得很自在,遗嘱都立好了。不过我不识字,所以在让政府帮我联系好省红十字会后,我就请人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今天送来,我心里这一块石头可算落地了。”刘庆涛说。 据介绍,在淝河镇,像刘庆涛这样志愿捐献遗体的已有多例。“他们虽然始于平凡,但终于伟大,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用生命延续生命,让别人幸福\’的高尚品德,在人道主义、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上,他们的生命已然不朽。”淝河镇相关负责人说。晨报记者 夏海霞 文/摄 通讯员 管茂雷 蔡玉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卫东率调研组一行到市属公益公用类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利林参加调...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