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优美环境吸引世界顶尖人才

合肥晚报 2018-04-26 02:10 大字

○巢湖 郑成功 摄

2017年3月,诺贝尔奖得主费里德·穆拉德的诺贝尔奖工作站落户合巢经开区的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大基因中心内,这也是安徽省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

紧随费里德·穆拉德之后,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古巴科学院院士杰勒德·圭伦也先后来到半汤,就任首席科学家与科研顾问。

同年11月26日,1996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罗夫·辛克纳吉也来到“半汤生物谷”,被聘任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基因中心天合互联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短短一年之内,三位诺奖得主来到美丽的巢湖岸边,他们被合肥的创新环境所吸引,更乐享于巢湖周边美丽的自然环境。

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 蓄势起航

合肥独拥八百里巢湖入怀,巢湖风景美如画,合巢经开区坐落在巢湖岸边,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郁金香高地近30种不同颜色的郁金香次第开放,浪漫至极。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的不仅是游客,更有络绎不绝的科技人才。

现代化的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基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七大创新平台之一大基因中心,以及与之配套的全球顶级实验室和实验装置,营造了媲美美国的一流科研“硬环境”。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打造4A级旅游度假区的半汤,成为集聚人才的环境优势,又是软实力打造的创新之举。

在合肥巢湖经开区半汤生物经济实验区,高端人才纷至沓来,这里首创产业森林发展模式,引来数百名人才入驻。

“2014年,我刚来半汤的时候,只从北京带了7个人。而三年后的今天,已经有了1000多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基因中心负责人曹文波记得,刚来半汤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如今,一个大健康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强大的平台让半汤成为人才的沃土。沈社华是原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胚胎学实验室主任,她一直有个梦想:帮助每一个家庭生育健康婴儿。

“当未名集团找我来谈的时候,很快有了那种碰出火花的感觉,因为可以把我在学术、技术、科研、管理以及全球资源上的优势统统发挥出来。”沈社华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待遇,回到中国,在大基因中心平台上创立合巢生殖医学研究院。在她的影响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G. David Adamson、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临床教授G. David Adamson博士、渥太华大学医学博士Sonya Kashyap等也加入到这个团队。

高端人才不断回归,让合肥半汤对海外高端人才产生强大吸附效应,进一步加快了合肥半汤生物经济实验区国际化发展。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蓄势起航。

打造最美“人才特区”

经过几年的夯实发展,在这里,生物医药、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和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突破,引才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目前,全区已引进各类高端人才500余人。

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引进以甘晓华院士、谭春青博士、海外回国专家陈君华博士等为核心的100余人研发团队,代表了国内微小型燃气轮机研发的最高水平;

以曾先后担任国有大型及中外合资飞机主机制造企业总工程师的孙海波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正在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肥分所合作,预研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无人直升机;

中农科合肥食品创新院项目引进了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张泓研究员为核心的16人冷冻冷藏食品及营养主食产业化团队,这些平台的建立将不断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

目前,这里已建成专家公寓36套、人才公寓574间,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基因中心重要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半汤未名肿瘤医院已开工建设。

为促进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发展,第七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首届海峡两岸健康养老产业论坛、中国半汤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论坛、第八届全国生物治疗大会、 首届半汤论坛——农村电商&美丽乡村建设高峰论坛等国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交流活动陆续在此举行,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区内高层次人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平台,形成独具特色、良好示范的“人才特区”。

陈悦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新闻推荐

“研学之旅”打开包河旅游新业态

从生态美景到人文景观,合肥市包河区文化旅游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这几年,包河区鼓励旅游新业态发展,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不断发掘与尝试。随着智慧旅游与研学旅行的兴起和推开,包河旅游还将带给世界更多惊...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