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乐乐到众乐乐的阅读之变

攀枝花日报 2018-04-25 06:51 大字

□新华社记者 陈诺 陈尚营

尚且书店最终还是关门了,它的初创者之一栋淳(化名)却并没有因此难过,“书店虽然倒了,但读者彼此成了朋友,因书结缘仍在继续。”

“不喧哗,尚有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的这家小众书店曾经打出这样的开业宣言,在册图书超过2000本,咖啡简餐一应俱全,定期举办读书会,这个既像书店又像咖啡馆的阅读空间以科幻书籍为主题,一度吸引了这座城市一大批老少科幻迷们。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阅读之旅,更是一群科幻‘书虫\’的交流之地”,家住合肥市政务区的老主顾王飞回忆起在尚且书店度过的每个周日下午,和小伙伴们唾沫横飞讨论科幻小说成为他最怀念的场景。

如今,在尚且书店近200人的微信群里,一面是经营者折价变卖库存书籍的消息,一面一如往常,群友们交流着读书的心得体会。“其实书店没死,而是重生了,尚且换了种方式为读者提供着阅读交流渠道。”栋淳说。

在合肥,这座被誉为爱读书的爱“阅”的城市,大大小小阅读空间的兴衰正见证着读书从独乐乐向众乐乐的变化过程。

增知旧书店的继承者——朱成龙感受着这一变化。2016年底,增知原来的“掌门人”,朱成龙的父亲朱传国患癌症去世,经营这家面积不大却全市知名的旧书店的艰巨任务落在朱成龙肩上。平日里在机场工作的他如今活跃在合肥各大读书微信群内部,每天推荐3-4本旧书,并附上推荐理由,引来众人的“围观”与讨论。

朱传国去世后,合肥的读书人整理其日常笔记,结集出版了《最后的旧书店》《永远的旧书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想做一个唯利是图的生意人,而想做一位文化的摆渡者”,“现在,船桨交到了我手上,增知将继续以书为媒,以阅读会友。”朱成龙说。

数据显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合肥由政府主导建成了22个城市阅读空间,吸引了阅读者55万人次。更多的读者正聚集于独立书店、咖啡馆、地铁站、微信群,“超越了时空限制,读书变成了一群人的‘奇幻漂流\’。”栋淳说。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上天猫将能买“江淮大众”车

首款紧凑型纯电动SUV“思皓”昨日亮相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