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退伍军人成村里致富带头人

安徽商报 2018-04-18 11:10 大字

陶余川

本报讯(杜刚李明 张永)陶余川是合肥市长丰县吴山镇楼西人,当过兵,创过业,他因为吃苦耐劳赢得村民的信任,干起了村官,如今,他成了全村致富“带头人”。

4月16日记者来到楼西村,村民李怀友时刻不忘称赞陶余川,“这个阿根廷奶油南瓜效益不错,比传统农业收益能高出三倍多,多亏了陶书记的引进。”李怀友从去年种植几亩地,发展到今年种植40多亩的规模。

1984年出生的陶余川,19岁参军,在武警广西总队南宁市支队当兵。在部队的8年时间里,陶余川入了党,多次获优秀士兵、优秀士官称号,获得各级嘉奖。 2011年退伍回到家乡楼西村后,陶余川便开始了人生的创业“进行曲”。“开始养猪,后来养鹅。”说到起步创业,陶余川憨笑地说,养猪那两年正好赶上猪肉便宜,基本不挣钱;养鹅由于气候不佳、技术跟不上,也是血本无归。

“小陶虽然创业受挫,但年轻人有股子闯劲、干劲。”50多岁的村干部魏发才说。 2013年,村里正好推荐后备干部,村两委决定把陶余川吸纳到村里工作,让他担任民兵营长职务。由于工作出色,2014年又当选为村主任。

在村里干了两年后,陶余川又耐不住“寂寞”了。“当时看到草莓效益挺好,而吴山这片区域少有栽植。”陶余川说,正好县农委派来的扶贫工作队长是位“草莓专家”,更加坚定了他种植草莓的决心。

当年,陶余川和3名村干部一起发展了12亩大棚草莓。随着效益和技术不断提升,2017年陶余川开始“单打独斗”,草莓面积扩展到了50亩,每亩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种植草莓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早在2014年,陶余川就开始试种奶油南瓜,一直与北京一家种子研发公司合作,不断试验适合分水岭气候的南瓜品种。“目前这个品种种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产量较高。”陶余川说:“现在其他村的种苗全都从楼西村购买”。为增强持续发展,陶余川成立了“玉川家庭农场”,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回收。现在全村450多户有一大半农户种植奶油南瓜,种植面积达到1500多亩,户均增收3000元~4000元。

记者手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创造更多的财富,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特别是那些带头人、领头雁。

新闻推荐

合肥高新区举办专场对接会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参与融资对接

本报讯(记者吴量亮)近日,合肥高新区举办“2018年金融资本与中小微企业专场对接会”,搭建企业与资本对接的桥梁,推进科技项目与金融资本深度合作。200余家中小微企业到场参与融资对接。投资机构和...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