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合肥工业发展密码”

合肥晚报 2018-04-12 03:03 大字

○合肥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全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美菱的股票

○荣事达厂房

从工业制造、工业立市到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合肥工业经过近70年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建设、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反映合肥工业起步、成长、发展及壮大的各个历程,合肥市档案局联合合肥晚报开展“合肥工业发展”专题研究。通过此专题研究,既有利于保护档案,丰富馆藏资源,又为合肥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增加新的研究成果,为当前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提供有力的档案支撑。为配合此专题研究,“档案观止”版将推出“工业之档”系列专题报道。

合肥工业发展历程

有人说,合肥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程,而上世纪50年代上海56家企业的内迁,则是第一个历程。正是这些企业的内迁,实现了合肥工业从无到有的转变。

在市档案局,我们了解到,解放之初,合肥的工业真的可以用“一片空白”形容:全市只有20多家小加工厂和手工作坊,机械设备仅有一台四尺车床,年工业产值才80多万元;即使到了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时,全市工业企业也仅有36户。但自1954年从上海陆续迁入56家私营和公私合营企业后,对于当时合肥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次“雨后播种”。上海企业的内迁,不仅大大增加了合肥的工业产值,改变了合肥工业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匮乏、管理经验不足、供销渠道较少等状况,而且对合肥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也有了很大改变。因此,1957年,合肥工业年产值终于迎来了“亿元时代”。

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则被认为是合肥工业的发展的第二个历程——实现了从农到工的转变。

在这一时期,合肥工业发展也出现了多个“第一”:1985年11月,12家企业试行股份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并在毛巾厂和制笔厂第一次公开招聘厂长;通过改革,一批中小企业如合肥冰箱厂、洗衣机厂、安徽轮胎厂等开始脱颖而出。1986年和1990年,合肥市迎来了11家小三线企业和两家大三线军工企业,再一次为合肥工业经济建设增添力量。合肥洗衣机厂和电冰箱厂也分别较早引进日本三洋生产线、意大利技术等,日用化工厂形成了1亿支牙膏的生产能力,形成美菱、芳草等一批国内国际知名品牌。这些不仅让合肥的工业总产值在1991年就达到了105.43亿元的“百亿”目标,而且确立了合肥工业在全省的首要地位,更奠定了合肥全国家电工业基地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实现了从内到外的转变,则是合肥工业发展的第三个历程。

据市档案局的资料显示,这阶段工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站综合试验区等几大开发区的建成,对合肥工业和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几年间,瑞士ABB、日本日立建机、英国联合利华、美国太古可乐等一批耳熟能详的国际大公司、大集团落户合肥。而1993年美菱A股上市,成为全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到了2005年,市委作出了实施“工业立市”的重大决策,此间,合肥市工业建设诞生了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第一台4G基带芯片原型机和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合肥的传统产业集群也从单一的家电产业增加到汽车、装备制造等。

而现在合肥工业的发展,正在经历第四个历程——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了从大到强的转变。

这一历程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等优势,“扬长避短、有舍有得”占据发展制高点;坚持“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敢于“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形成一个个新兴产业链; 对新兴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聚沙成塔”形成产业集群,对传统产业,推陈出新探索品牌集聚效应。

跻身工业制造“国家队”

在合肥工业发展史上,刚刚过去的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的4月,合肥正式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从而跻身工业制造“国家队”,这也是安徽唯一一个获批城市。

何谓“中国制造2025”呢?这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并计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一批新型制造业强市和强区,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加快制造业整体素质提升。而“中国制造2025” 试点示范城市即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举措之一。

据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合肥获批试点示范城市后,将在未来三年试点期内,瞄准“一新一强”的总目标发展——建成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市。为了实现创建目标,合肥市提出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工业强基突破、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智能制造推进、品牌质量提升、绿色制造推广、产业国际化加速等“八大工程”,并将广泛推广“中国IC之都”、“中国声谷”、“中国软件名城”、“中国光伏第一城”等制造业名片,强力推动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变革。

立项研究“合肥工业发展”

众所周知,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物质结晶。而工业建设档案作为一个城市工业成长和发展历程的载体,能真实地反映城市建设的步伐。从这些档案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历史传统、行业特色、服务对象和内外部环境等,更好地总结企业建设的得失成败,可以深刻地理解企业发展特点、发展规律,理解流淌在企业中的发展基因,从而能够成为城市工业建设的历史借鉴和直接依据。

忆峥嵘岁月,筑美好未来。通过梳理合肥工业发展史,我们发现,合肥从工业制造一路走来,现在站到了“中国制造2025”的舞台中央,这其中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合肥工业人的智慧和汗水,也记录着一代又一代合肥工业人的梦想和追求。而工业文化又是一个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还原这几段历史,更好地服务于合肥的城市建设,合肥市档案局将联合合肥晚报开展“合肥工业发展”专题研究。

“在此专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征集一些反映合肥工业起步、成长、发展历史的珍贵档案资料,然后依托原有馆藏资料,通过采访、研讨等方式,开展合肥工业发展的专题研究,并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研究成果。”市档案局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相信,通过此专题研究,将既有利于保护档案,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又为合肥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增加新的研究成果,为当前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提供有力的档案支撑。”

有奖征集“合肥工业发展”档案资料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合肥市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量质齐飞,再到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合肥工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取新成就、书写新篇章,一座现代化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正在迅速崛起。在这一进程中,有不少合肥人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亲历者。为再现合肥工业发展历史脉络,更好地服务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合肥市档案局特开展“合肥工业发展”档案资料有奖征集活动。

您身边有与合肥工业发展相关的实物么?您收藏有与合肥工业发展相关的图文资料么?请与合肥市档案局联系。对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的能反映、展现“合肥工业发展”历史的珍贵实物、档案史料等,我们将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00号市政务办公区二区A座市档案局(邮编:230071)

联 系 人: 牧超杨文元

联系电话:0551-63537350 

邮箱:hfsdajzjbyc@sina.com 

新闻推荐

食药监局负责人接听12345

本报讯4月13日15:00至16:00,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同志携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就“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投诉举报”专题,接听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市民来电。届时欢迎广大市民来电咨询、投诉...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