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政法系统智能化建设提速

合肥日报 2018-02-13 01:02 大字

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以全面深化改革、现代科技应用为动力,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和过硬队伍、智能化建设。其中,“智能化建设”引人关注。记者从2月11日召开的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合肥市将瞄准科技前沿,紧扣实战需求,深化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市民每天都在享受着“智能化建设”的成果。譬如,遍布合肥城乡的监控探头正日夜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

近年来,合肥市政法系统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成果不断:“天网”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雪亮工程”初见成效;综治视联网实现省、市、县区互联互通;352个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运行;入选首批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试点城市……

“今后,我们将坚持大融合方向,统一领导、统一规划,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依托合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共同研发、项目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与科技企业合作,引进原创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政法部门将共同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容,通过完善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优化政法系统大数据共享应用服务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以“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推动城乡视频监控连接贯通,整合各类视频监控资源,促进价值倍增。

开发智能系统精准防控高效打击

实战应用是智能化的核心环节,是检验智能化水平的“试金石”。

“全市政法机关将推进实战应用智能化,实现更精准防控、更高效打击、更科学决策。”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合肥市将运用视频分析等技术,加强对重点区域人流物流监测,排查客运、危化品运输等交通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合肥市将加快推进网络身份认证、人像比对、可疑资金分析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网上网下一体化打防管控模式,实现对新型犯罪的精准打击;推动大数据合成研判作战中心建设,强化大数据碰撞分析和技战法提炼。

“我们将着力研发各类智能辅助系统,通过执法司法大数据分析,让大数据‘活\’起来,准确把握执法司法运行态势,科学调配执法司法资源,提高决策科学化、精准性、高效性。”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托互联网全天候零距离服务

现如今,网络正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大的便捷与更多的选择。今后,合肥市政法部门将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提高执法司法供给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全天候、零距离、无障碍的公共服务。

据了解,全市政法机关将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把所有可拓展上线的窗口服务延伸到网上,形成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服务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从源头上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效能。与此同时,推动“智慧交通”和“城市交通超脑”建设,积极开展“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推进公安机关责任认定、在线理赔计算、在线鉴定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环节一体化,做到一网办理、快速处理。

合肥市还将推动家庭智能安防系统与社区服务系统、综治信息平台、报警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报警、求助自动化。挖掘利用海量案件资源,积极研发司法智能服务系统,为当事人提供诉讼风险分析、诉前调解建议、类案检索推送、诉讼结果预判等服务,引导当事人对裁判结果形成理性预期。 

·本报记者 华新红· 

新闻推荐

合肥除夕地铁行车间隔计划调整为12~15分钟

记者从市轨道公司获悉,参照往年春运客流走势,除夕当天客流预计会减少,因此会适当拉大行车间隔,市民等车时间会比平日要长一些,在此过程中不用着急。工作人员还提示,广大市民在乘坐轨道交通末班车时需提...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