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名胜联撷英
合肥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甚多,引得四方文人雅士来游。因此,留下了许多佳句妙联。今采撷一束,与读者共赏。
包公祠联包孝公祠坐落在城南包河中的香花墩上,门坊上有赵朴初先生题“包孝肃公祠”五字。祠堂坐北朝南,正殿五间,正门上携刻着一副红底金字的篆书对联:“忠贤将相,道德名家。”这正是他一生为人、为官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敬仰。“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本联悬挂在正殿东、西边墙上,系清代河南淮阳百姓敬题的旧句,王家琰书。“关节”语出《宋史·包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此指通过行贿,打通关系行不通。“赈灾黎”意即救济灾难中的老百姓。联语上下对比鲜明,写出了对贪官是“阎罗气象”,对百姓乃“菩萨心肠”的不同态度,歌颂了包拯为民做主,嫉恶如仇的清官品行。
包公墓联包孝肃公墓简称包公墓,是为包拯及其夫人等遗骨迁安而重建的墓园,位于包河南畔。包公墓楹联匾额甚多,多是名家撰书。正门前抱柱上悬挂着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楷行书体楹联:“正直遗行传稗史,清忠初绩著端州。”联中“稗史”系由多种明清公案佚闻汇编成的小说。初绩指包拯出仕之初的政绩。据史载,包拯28岁中进士,居家守孝十年,直到37岁重登仕途首任天长知县,因明察善断而传名,接着升任端州知府。端州因四大名砚之一端砚而久负盛名。而包公调任时,百姓特制一方好砚赠送,被他婉拒,故史书上说“不持一砚归”。联语从“历史”和“初绩”两个侧面,高度褒扬了包拯的正直严明和清廉忠耿。
明教寺联明教寺又称教弩台,位于淮河路东段,外观俨然一座方形城堡。据《合肥县志》载,教弩台系魏武曹操为“教强弩五百,以御东吴舟师”而筑。教弩台上建寺庙,始于南朝萧梁时代,后荒毁。唐代重修,唐懿宗更其名“明教寺”,现存建筑为太平天国遗臣袁宏谟募化重建于清光绪年间。“深妙圆融,笑纳天下事;慈悲大度,乐助世间人”。当登上古教弩台前殿,迎大门就是弥勒佛及佛旁的这副对联,上有匾“皆大欢喜”。联语中“笑”“乐”二字点出了弥勒佛个性特点。联语写得生动贴切,哲理性强,含蓄至深。与“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光明无量,十方普照;圣教常住,三界齐辉”。这是大雄宝殿门联,楷书体,由赵朴初大师撰书。其上匾“大雄宝殿”亦由赵朴初书题,“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威德高尚的意思,亦可译为大无畏的勇士。作者从“佛光”无量和佛教“常住”两方面夸耀了佛法无边广大的神通。“光明”既指佛光,又隐含有盛世光明之意。
逍遥津联 逍遥津大门位于寿春路东段,如今是一座公园,而1700多年前是三国古战场。其因《三国演义》第67回“张辽威震逍遥津”而出名。“园林自古属豪门”,明代,逍遥津做过“窦方伯别墅”并改名“窦家池”。清初,又被一位王翰林据有,改称“斗鸭池”。光绪十八年,为地方士绅龚心钊占据,因他自号豆隐,逍遥津又形似豆叶,便改名为“豆叶池”实为龚某别墅,门头原有清末宣统帝师、太子少保陆润庠题写的“古逍遥津”四字,曾有门联:“豆隐大世界,池环小五洲”。
城隍庙联城隍庙大门位于安庆路西段,原址为庐州府城隍庙,此庙建于北宋皇祐三年,至清咸丰四年毁于战火,同治十年地方官筹款重建完工。城隍庙供奉着古代传说中的守护城池之神,新庙气势恢宏,尤以鬼神造型栩栩如生,富有人间百态。据已故民俗专家牛耘先生在《城隍旧话》一文中记载:城隍庙有许多对联颇多劝人为善的哲理,有些我还在脑中。例如,花戏楼前有一副对联:“虚迹谈实事,莫闲看镜花水月;假象传真情,须认就暮鼓晨钟”。又如一进大殿有一副对联:“作恶者灭,作恶者不灭,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则灭;为善者昌,为善者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则昌”。
大蜀山联 大蜀山位于合肥西郊,孤峰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的唯一“大山”。旧时,蜀山雪霁为庐阳八景之一。北宋诗人郭祥正曾登临,有联咏景:“蜀山回出千螺秀,淝水长萦一带围”。直至清代,有李天馥、张继曾、朱弦等名士,诗咏大蜀山。
新闻推荐
为“苏珊大妈”们制衣英国大妈喜欢穿啥?这个问题,距离英国近万公里之外的合肥小伙子邓建能回答。1月31日,年关将近,邓建的服装厂内,一百多名女工正在赶制一批英国的订单。黑底大红花的雪纺衫、复古波...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