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录温度就用掉1米多长纸疫苗冷链管理原来这么严

黄山晨刊 2017-07-21 20:51 大字

□记者许晟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修订施行后,疫苗全程冷链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7月19日,记者在屯溪区疾控中心采访,恰遇疫苗配送到货,冷链管理要求之严得以窥见一斑。

上午10时40分,一辆冷链车抵达屯溪区疾控中心,隶属于天津一冷链公司。司乘人员说,车辆从宁波过来,下一站去合肥,受宁波荣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委托,一路配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我们这次一共采购了5件狂苗。”该中心工作人员打开隔温门,钻进寒气逼人的冷库,腾出空位。她告诉记者,每年6月到9月,狂犬病疫苗的用量都较大,“这段时间被狗咬伤的人比较多。”

记者注意到,冷库门壁上装有一台温度感应设备。“如果里面的温度超出设定的温度范围,这台设备就会自动报警,还会往我们的手机上发送报警短信。”工作人员说。

上午10时45分,两名司乘人员从冷链车上搬下5件狂犬疫苗,迅速搬进冷库。随后,他们返回驾驶室,其中一人取了几份纸质材料,下车找工作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授权委托书、随货资料签收单、检验报告、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工作人员认真查验疫苗配送企业提供的各种证明文件并存档备查,“药监部门来检查时要看这些东西。”其中,一张温度记录条引起记者注意。开始时间是7月18日12时30分,终止时间是7月19日10时45分,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200多条记录,一行一条,首尾长逾1米。全程的温度变动范围显示,最低2.5℃,最高7.5℃,严格控制在要求的2℃至8℃之间,没有一条超标记录。在存档资料中,一份疫苗的温度记录条更为惊人。开始日期是4月30日,终止日期是5月10日,间隔时间为10分钟。这份记录用A4纸打印,密密麻麻,足有20来页。

工作人员指出,按照《条例》,接受委托配送疫苗的企业要遵守疫苗储运管理规范,疫苗储运的全过程要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不得脱离冷链,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确保疫苗质量。

办理交接验收完毕已是上午11时,司乘人员继续行程。期间,冷链车的发动机全程处于运转中。“一停下来,车上储存环境的温度就达不到要求。”司乘人员说。

新闻推荐

加快发展住房租赁省城名列试点城市合肥将完善公积金政策明确租客享有的公共服务权利

合肥将完善公积金政策明确租客享有的公共服务权利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