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名导查明哲回乡谈乡音乡情 戏剧是份家书写不尽,也是相许终身的事业

市场星报 2017-07-21 01:03 大字

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查明哲,出生于合肥。昨日下午,他做客“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在合肥大剧院开讲《乡音、乡情、写家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查明哲直言,“少小离家老大回,这几年在安徽排的作品,都充满了乡音乡情,我觉得每一部戏剧都是一份家书,在家书中与亲人聊日子,聊人与人的关系,聊我们自己互相彼此的交流,这也是戏剧最重要的价值。这份家书永远写不尽,也是我愿意相许终身的事业。”

艺术之旅从合肥起航

曾在合肥学习工作过的查明哲说,自己的艺术之旅是从合肥起航的,“戏剧人生中,合肥给我了第一块舞台,最早接触的师长很好地引向了这条路,最初的经验知识都是他们帮我打的。”而在真正的戏剧里,人们被震撼、被感染、被照亮、被惊醒、被洗涤,都是他所有作品里对这一戏剧观的实践。“文化艺术,之所以为人类需要,正是因为它们具备了这种对人而言,有着‘终极\’意味、意蕴、意义的源头活水——人文关怀。”在查明哲看来,“戏剧应该具有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现实世界最需要的,看完一部戏就像是接受了精神心灵的洗礼,如果一部戏的思想价值还不如我们平时侃大山侃出来的,那谁还要看你的戏?”那么,什么是人文关怀呢?查明哲认为很简单,就是对人最本质的东西——“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这是一种终极关怀,也是艺术的终极使命。”

安徽话剧已走入全国第一方阵

正逢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说起它的发展,査明哲认为从大众艺术到陷入低潮,当今的话剧又有回温有起色。“这里面有戏剧从业人员的责任,我们没有排出更多大家需要的作品,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同时,在曾经的十几年里面也受到电视、电影的大肆冲击。现在提倡创作,城市里的观众越来越多,一天也都有很多家团体在演出,并且也逐步养成了买票进剧场的习惯,这都是起色的部分。”

査明哲直言现在仍有许多喜忧参半的状态。“我们的作品是否拥有人文关怀,话剧民族化的问题怎么解决,戏剧的价值如何追求和完成,有广大的群众能够喜爱,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大的课题。”

说起安徽省话剧的现状,査明哲表示很有幸连着回来排了《万事根本》《徽商传奇》《淮河新娘》三部戏,“他们一直在坚守,从以排儿童剧来坚守阵地,到现在基本打开成人戏的局面,从拍戏要到全省去借人,到现在99%都是本团演员,他们的力量在不断提升,已经走入了中国话剧的第一方阵。”

新闻推荐

猛吹空调玩手机,小伙患上颈椎病

“7月以来,因为颈椎病前来就诊的年轻人有所增多。”合肥市一院脊柱骨科主任医师杨怀远表示,这与不少年轻人喜欢窝在空调房里玩手机、打电脑有关系。“小孩嫌天热,连续两天在家吹空调没出门,第三天开...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