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与影为伴夜场电影市场渐渐形成

安徽商报 2017-07-01 12:25 大字

[摘要]夜场电影市场渐渐形成

如果你觉得吃喝、逛街、k歌太闹腾,去书店看书喝咖啡又太安静,那就独身或者找个朋友一起去看场夜场电影吧。目前,合肥主流院线除首映场外最晚时段在晚上10点到10点半左右开场,看完电影后吃个夜宵或者回家睡觉都是消夏的方式。据了解,合肥晚场电影的上座率并不算高,很符合“包场”观影。如果你觉得院线电影太普通,也不妨去汽车电影院尝个鲜。

单身文青钟爱夜场电影

在合肥看电影实在是太方便了,近年来银幕爆炸式增长基本满足了不少生活圈内二十分钟就能找到影院的需求。在政务区上班的小纵是单身,晚场电影是他的最爱。“黄金时间电影院人太多,周末看看午夜场不耽误上班,这种夜生活挺适合我的。”本周,他就准备去大摩广场看一场《冈仁波齐》的晚场,“我有时候会碰到包场的情况,影院就那么两三个人,就像静静看书一样,感觉特别好。”

合肥女孩小旭也喜欢午夜场,她同样也是单身。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单身嘛,看电影是最消磨时间的消遣,看完电影正好回去睡觉也不觉得寂寞。”不过她认为,相比于北京,合肥夜场电影人气并不高,“特别是不在闹市区的影院,里外人太少,看完出来有点害怕。”

在合肥影院界从业多年的张先生表示,目前合肥夜场院线上座率不高,但是慢慢也在形成一种文化,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要,单身去看夜场甚至比情侣更合适。“长江剧院、包河万达因为在闹市区,夜场电影上座率算是最高的,但是与北京、上海大城市相比还是差距较大,毕竟夜场电影文化需要慢慢培养。”

晚10点后到影院享“包场”

夜场电影不那么火爆,其实对于这部分观众来说是件好事,不管是文青还是情侣,观影的安静度需求都较高,就像小纵说的,他们往往喜欢“包场”的感觉。记者也在近期两次看过22点半场的电影,观众最少甚至为个位数。

以银幕数量占优的万达影城为例,该影城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周一到周四22点后上座率基本在一成左右,周末上座率在13%~15%。18时到22时则属于黄金时段,上座率高低要取决于影片的口碑和质量了。 24点的首映比较特殊,往往上座率很高,比如23日刚刚上映的《变形金刚5》,万达四家门店首映总计观影人数达到1896人,IMAX厅平均上座率超过七成。

不少影院将票房不那么火爆的文艺片往往安排在下午场或者晚场,其中有商业价值的考虑,也有区分人群的考虑,因为文艺片往往适合晚场群体。

合肥汽车影院要搬家了

除了院线,夜晚的电影院还可以是露天的。在高新区一隅的蜀秀湖汽车电影院是合肥唯一一家汽车影院,位置偏僻加上观影方式的特殊性,上座率并不高。“其实三年以来一直都这样,平时少的时候只有几辆车,周末十几、二十辆也就不错了。”影院老板周瑞对冷清的生意并不讳言,“我当时在这里投入时也没指望影院能挣钱,我们的盈利模式主要在场地做试乘试驾等一些活动来维持。”他表示,刚开业那会曾出现过一晚上一百多辆车的盛况,但是“回头客”是极少的,“大家觉得新奇,可能来一次就不会再来了”。加之冬天冷、夏天热的野外限制,生存空间可想而知。

周瑞感慨,汽车影院这种舶来品其实不适合目前的合肥市场,北京、长沙有成功的案例,取决于城市的体量和夜生活文化。不过他表示自己还会坚持下去,“我们场地7月底合同就到期了,但是影院还要做,现在正在和一些公司谈,结合其他的业态创新一下模式。”

除了汽车电影院,装修较为个性的“私人影吧”在合肥不少商圈发展,顾客多为学生阶层的更年轻群体。周瑞并不看好这种业态,他认为这种影吧并非是观影需要。曾在淮北投资影吧的陈雷先生告诉记者,曾经考察过合肥市场,之所以没有下决心投资也与其需求人群的狭窄有关。 记者马翔宇

新闻推荐

李鸿章与合肥方言

□陶余来清朝末年大量淮军驻防天津,以致流传一句顺口溜:“会说合肥话,就把洋刀挎。”李合肥(李鸿章)当官之后,最爱把老乡都弄到“队伍”里来,“李鸿章待皖人,乡谊最厚。晚年坐镇北洋,凡乡人有求,无不应...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