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考生”忆四十年前高考
陈燕伏回忆40年前高考经历。
老师的教材成为全班的复习宝典
“相隔四十多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陈燕伏说,当年他在江苏读书,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现在孩子高考时,有那么多复习资料,那么多的卷子,当年他们参加高考时,连最基本的复习资料都没有。”
1977年底参加高考的陈燕伏选择的是文科,历史和地理也是必考科目,但他们的学校却没有专职的历史老师,“恢复高考第一年,老师当时也欠缺经验,十分迷茫,所以大部分都是靠学生自己。”陈燕伏说。
当年也没什么复习资料,有一次,一个同学找到老师借来了一本老师教书用的教材,上面有不少习题,全班每个人都传阅抄录记笔记,传到陈燕伏的时候,教材的四角都已经磨损了。
陈燕伏告诉记者,如今高考的社会氛围也完全不一样。“现在孩子们参加高考,全社会都很重视。”而他当年,只是记得参加高考的当天,妈妈煮了一个鸡蛋给他吃,心态也十分放松,最终考到湖南大学。
突击复习1个月考上本科
40年前,还在农场里赶鸭、喂猪的闫海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如今的生活能如此惬意。最近,她先是到澳大利亚看了儿子,后来又到北京玩了一圈,回到上海又跟着大学同学一起游览迪士尼。在闫海群看来,现在的生活都是因为1977年的一个决定。1977年,20岁的她利用了1个月的时间突击复习,考上了淮南煤炭学院,后来成为了高级工程师,2002年在上海一家上市企业工作。现在她的儿子已定居澳大利亚,她也退休过上了悠闲的生活。
出生于1957年的闫海群祖籍吉林,后跟随父亲来到合肥。1975年2月高中毕业后,来到了位于长丰县的江淮仪表厂知青农场工作。“那时候有干不完的活,赶鸭子、喂猪,农忙时插秧、收棉花,不忙时就做农场的出纳、仓库保管员。”闫海群说。就这样过了两年多,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闫海群决定看书参加高考。
“当时家里只有俩房间,我父母和弟弟4人住在外间,我自己住在里面的大间。”闫海群回忆,当时每天学习到凌晨四五点,睡到9点多继续起床看书学习,“几乎就是困了眯一会,饿了吃点饭,其他时间都在学习。”就这样到12月,她走进了考场,并顺利考上了本科。现在又到高考季,闫海群早已忘记了当时复习的苦,只记得埋头苦学的那种感动。今天是高考第一天,60岁的闫海群寄言广大考生:“各位小朋友们,希望你们能放松心情,全力以赴,高考是一个独特的经历。”
1978年考生:郑佳明带着孩子来报名高考
“在离开学校下到生产队时,不曾想到还有机会重回校园,报名的时候根本抑制不了内心的激动。”参加1978年高考的郑佳明回忆道,当时他和同学们从生产队请假回到学校,报名、填志愿。在报名的人中,有很多是老三届的毕业生,有带着孩子来报名的,还有学校的老师来报名的。“我当时就明白,有多少人希望通过这次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参加的是理科考试,理科考试内容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我依然清楚地记得考试中一道政治题目为‘外交部部长是谁\’。”郑佳明说,当年17岁的他只想着如何完成生产队的劳动任务多拿工分,一点不关心政治,面对这样的题目,他根本不会答题。
高考完,郑佳明一边在生产队参加劳动,一边等待高考成绩,周围的人和他一样焦虑,结果最终还是落榜了,而他们同年毕业的96名同学,全部落榜。
1979年考生:孙启明大队用拖拉机送农村考生
自1952年新中国建立高考制度以来,这种人才选拔方式一直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人将其看成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有一个学生参加高考,不仅是家长,甚至背后整个大队都在为他服务。参加了1979年高考的孙启明对此深有感悟。
孙启明告诉记者,当年他的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如指掌,高考的正日子,老师把他们送进考场后,在外面从头等到尾,临了还会询问答卷情况。至今他都记得,语文老师听完他复述语文作文内容后,摸了摸他的头说的那句话:“放心,你没问题的,肯定能考上!”
孙启明还记得,在考场的校园门前,有几百辆自行车整整齐齐地停放在那里,都有专人看管。每个考场学校,普遍设立了小件物品存放处、医务室和饮水处,还有小卖部供应食品、文具后勤服务十分到位。
“那个年代,高考考点安排相对集中,因此有的考生去考点的路途有些遥远。当时我在农村,需要送考,为了方便我去考试,大队专门用拖拉机到考场接送。”孙启明回忆道,最终在全大队的服务下,自己如愿考上大学。
新闻推荐
考场标示牌“汉藏双语”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