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区应急管理水平对策
突发事件既对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和稳定构成重大威胁,也对危机管理体系形成重大考验。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如何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应急管理的最前端,但由于各种原因,社区在我国公共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有限,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笔者在调研合肥市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就提升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水平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应急意识和能力。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调查表明,尽管开展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但多为采取在社区发放宣传册等手段,效果甚微。对此,应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如利用社区公告栏、社区广场电子显示屏向居民宣传本社区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在社区内中小学校本教材中加入应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发动中小学生向家长传播应急管理知识;聘请相关专家不定期到社区讲授应急管理方面的讲座。二要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居民应急处置能力。进行应急演练,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使其在危机发生时处变不惊。另一方面,可以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做到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功能齐全、协调有序、灵活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机制。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应急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推动社区应急管理发展。
改革城市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激发社区应急活力。转变政府角色,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政府不再作为社区应急管理的唯一主体,这既能减轻政府负担,也能积聚社会力量,提高整个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将社区居委会、业主大会、居民、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都作为社区应急主体,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为社区应急管理群策群力。在建设应急管理专业队伍时,发挥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中专业人士力量,填补社区专业人才不足问题。明确社区应急管理责任清单,提高社区责任意识。就地方而言,当前应急管理主要是市政府应急办总协调,县区应急办具体负责的责任模式,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期,加上自然灾害也相对频繁发生,应急力量任务繁重。参照先进国家的经验,可以发挥社区应急管理优势,分解政府应急管理压力。要明确社区应急管理责任清单,如社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种类,预案的编写,突发事件的响应、救援和善后处置、评估,专业人员的配备,应急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应急演练的进行等,明确责任人,同时方案操作性要强。发扬“主人翁”精神,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要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社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情况,提高自我应急管理的责任意识。在预案的制定、应急响应和救援、善后处置和评估让居民或居民代表全程参与,最大限度发挥居民的智慧和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应急管理方面的作用。
整合资源,提升城市社区应急预防、响应和处置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障应急经费。各区政府、街道应该将社区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统一预算管理,确保应急管理机构正常运转。建立辖区单位同样享受社区应急管理权利机制,让辖区单位承担部分应急经费,达到互补优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引进社会资本,为社区应急提供必要的保障。 加强社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社区应根据自身特点组建专业化队伍,也可与社会上一些专业救援队伍合作,以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专业处置。同时要将社区居民纳入应急队伍体系,吸收具有相关特长居民,根据各自专业进行任务分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顺利开展各种自救互救,保证社区居民安全。积极整合社区现有资源,成立包括事故灾难、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急管理专家库,指导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应急平台建设,与其他部门共享基础数据,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城市社区应急应纳入到全市应急通信系统,提升应急状态下的通信保障能力。加强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平台建设,让居民及时了解重大灾情事件并予以应对。同时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部门加强协作,共享数据库,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排险检查,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居民生活的保障。
(作者单位:合肥市行政学院)
新闻推荐
不得以文物利用为名拆真建假《合肥市文物保护办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
《合肥市文物保护办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