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看人长处 帮人难处 记人好处

合肥晚报 2016-07-31 14:17 大字

[摘要]76岁张志全总结处世之道

今年76岁张志全,出生在四川,大半辈子都在新疆从教,退休后随夫来到合肥。

如今,她和孙子住在一起。

谈到怎样处理隔代“代沟”,张志全袒露心声:“看别人长处,帮别人难处,记别人好处。”

赴西北从教

张志全1940年出生在四川乐山市的彭山县,解放战争时期,其父张信之随西北野战军,转战大西北,1949年9月,参与新疆和平解放,并就地转业。

1954年,张志全在四川没上完初中,就来到了住在新疆伊宁的父亲身边,并于1958年在伊宁读完了高中。

“我高中一毕业,就上了新疆建设兵团的教育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农十师中学,农十师一八八团、一八七团等学校任教,还当过小学校长,中学政教主任、语文教研室主任,一共从教34年。”今年76岁的张志全对自己的从教经历,颇有感慨。

克水土不服

张志全出生在人称“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南部,那里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5.9℃。而到了新疆,张志全从事教育工作的农十师,在新疆的最北部,冬季严寒,春旱多风,冬长夏短,极端最低气温-49℃,年平均气温3.6℃至3.9℃。

“想一想,我的身体在气候的适应上,要克服多大的困难!”76岁的张志全如今回忆起在新疆的经历,不免为自己身体的适应性感到欣慰。

渡生活难关

“不光要克服气候上的困难,还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张志全用手比划着:“我才到农十师时,就在地下挖了个地窝子,上面铺上秫秸秆,挡风避雨,这就是住的地方;床,又叫抬把子,就是用柳条编成一排,上面再铺上毡子,后背被刺得生疼;吃的是麦麸皮或者从田间地头捡的麦穗。”

除了教学,学校的教师,既是工作队队员,也是生产队队员,他们会被动员参加复收(机械化秋收后,组织人力到田里,拣拾遗留的粮食)、挖渠、耙犁、运肥。

“我记得,当时有一个顺口溜,住的地窝子,睡的抬把子,吃的麦料子,蘸的盐粒子。”

张志全毫不费劲地顺嘴念了出来。

回合肥定居

1995年,张志全从新疆的工作岗位上退休,1998年,张志全跟随祖籍合肥的丈夫来到合肥,居住在包河区望湖街道周谷堆社居委的辖区内,而他们的儿子仍在新疆工作和生活。

从新疆到合肥,张志全在气候上慢慢适应了,但在生活上还是有点不在状态。

“很多菜新疆没有,到现在我还不认识,哈哈哈哈!”说到在合肥的退休生活,张志全语气平缓,心态平静。

2003年丈夫去世后,张志全就和居住在合肥的孙子住在一起。

平日里,作为教师的张志全,76岁耳目基本正常,仍保持着自己退休前的爱好:阅读古文、古诗词,看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了解国家政策和国内外新闻,锻炼身体还是基本以广播操为主。

和孙辈生活

和孙子住在一起,在生活上、观念上是否存在代沟呢?张志全真情坦言:“那是肯定的。比如说,我们都是从艰苦的日子里走过来的,知道生活的艰难,处处以勤俭节约为要,而孙子辈的脑子里,基本没有贫困艰苦的概念。这也许就是时代发展的变化吧!就像和平年代成长的人们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

不过,张志全有自己的方法。

“生活上,我是能自理的都尽量自理。孙子工作忙,孙媳妇带着孩子,他们都不容易。”接着,张志全透露了与孙子辈的相处要诀:“看别人的长处,帮别人难处,记别人好处。这三点做到了,所有人际问题都不是问题!”

新闻推荐

手一滑,发出万元红包要退款,同学呵护同学

虽然还没有入学,已经有一位安大的准大学生在网上走红,原因是他不小心在安徽大学的新生群里错发了一个总额1万元的群红包。网络上出现了各种无端的猜测,这也让这位安大的准...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