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好人精神传递道德力量
近年来,双墩镇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身边好人"的道德引领作用,充分发动广大群众从熟悉的人群中推举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人,营造人人学习好人、人人争当好人的社会氛围,培育“讲道德、学模范、做好人"的良好风尚,传递文明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陶翠芸
无偿献血 传递温暖
工作之余她想着怎么才能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尽自己微薄之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呢?于是,她选择了无偿献血,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献血点献血……她,就是双墩镇外宣办主任陶翠芸。
今年2月20日上午,当合肥血站的采血车开进了双墩镇的世纪金源购物中心门前时,同事韩超与陶翠芸一块到献血点献血。当时,韩超十分好奇陶翠芸献血情况。
在献血过程中,陶翠芸迅速挽起左手的袖子,做好献血的准备。“身份证给我!"、“姓名?"、“400CC?"一连串的问话后,护士在电脑上开始登记基本信息。韩超顺便向护士问了一句“陶主任一共献了几次血啊?"
“一共献血7次,2800CC的全血和一个单位的血小板,这在献血者的队伍中已经算是不多见的了!"当护士通过电脑看了一下陶翠芸的献血情况,惊讶地如是说。这让韩超立马向她竖起了大拇指,情不自禁地说:“真了不起,和陶主任共事十几年了,竟然一点都不了解,她真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献血人啊!"
究竟因为什么让陶翠芸坚持献血这么多年?原来,她第一次献血是因为看到了弟弟的《献血证》,于是她一冲动就去献了一次血。后来,她说,这献血对普通人不重要,但对需要手术的人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自己献血的小小行为实际上就是帮了别人的大忙。所以,第一次献血之后,她几乎每年都要去献一次血。最近一次献血是2014年5月,那次是合肥血站打来的电话,说是血站缺少血小板,问她愿不愿献?这还要说吗?她立马去合肥开始她的第一次血小板捐献经历……
去年,因为身体状况欠佳,害怕对用血的病人造成影响,陶翠芸就放弃了献血。今年春节后,身体稍微好转,加上采血车又开到了家门口,所以她又“顺便"献了一次血。
一次次的爱心奉献,陶翠芸都是悄悄地进行。她表示:“只要以后身体条件允许,她都将坚持每年至少献血一次,把温暖在社会中传递。"
邵发宏
致富思源 帮助“穷亲"
邵发宏是双墩镇的一位本土企业家,自己的事业做大,始终不忘“穷乡亲",今年春节前他带着子女及公司员工,把一份份价值800元的春节礼品送到双墩镇46户困难家庭以及敬老院五保老人的手中,此善举不仅获得了乡亲们的点赞,也影响着他的子女。
邵发宏90年代初,通过自酿酱油、板车送货等方式捞取了第一桶金,并于1997年在双墩镇经营一家百货经营部。因其厚道的做人原则、科学的经营方式赢得业界的良好口碑。邵发宏在2014年改变了经营方式,成立“发宏超市",专门从事批发业务。
“以前家里非常困难,我就自己出来做生意,开始创业。这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略有一点成就。但是,我也发现很多生活非常困难的人就在身边,所以我就有一种想法,尽我所能帮帮他们。"白手起家的邵发宏经历过小时的贫困和创业的艰难,因此他了解困难家庭的艰辛,对挣扎在贫困边缘的弱势群体深表同情。
作为一位有良心的企业家,邵发宏时刻不忘帮助那些“穷乡亲",每逢遇到特殊的日子或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拿出不菲的资金,给那些困难家庭“雪中送炭"。受到资助的贫困户孙自练说“寒冬腊月,他都来看看我们这个弱势家庭,给了我们帮助,我们全家都感激他。"
邵发宏希望把这一份爱心作为“家风"星火相传,时刻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忘本"。今年春节慰问就是他教育子女的一个良好典范。在他的带动下,他的正在部队服役的孩子也主动加入到这样一个爱心行动中去,把自己在部队里省吃俭用的生活费5000元钱拿出来参与活动……
曹恒全
让“义举"牵手“善行"
今年42岁的曹恒全是县水务局罗集水库管理所所长,在基层水利一线工作多年,虽然收入有限,但今年中秋节前,他却做了一件善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引发点赞,获得褒奖。
中秋节前夕,县文明办面向困难的身边好人征集了一批微心愿,帮助他们圆梦中秋心愿。曹恒全在网络上看到县文明办公布的县第五批“微心愿"(好人专题)信息公示,获悉县道德模范——双墩镇金坝村周岗村民组周汝金因救人致手残,冬天洗衣服十分不方便,需要一台洗衣机。于是,曹恒全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购买一台洗衣机圆了周汝金的这一个“微心愿"。
于是,曹恒全立即跟县文明办有关人员联系,认领了周汝金的“微心愿"。随后,他赶到双墩镇上一家电商店,花了1100多元购买了一台新洗衣机,送给周汝金一家。当时,细心的曹恒全还将发票开成了周汝金,以方便洗衣机发生故障时,他可以及时联系商家维修。
“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后来才知道了曹所长做了一件好事,他去帮助了更加需要帮助的人……他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曹恒全的同事葛磊如是说。然而,曹恒全却平淡地说:“做了这点小事情,不值得去张扬。"
曹恒全本人收入有限,却献出了一份爱心。原来,他忘不了别人给予自己家人的帮助。以前,曹恒全的姐姐家境困难,受到照顾才能在镇上从事环卫工作,过上了正常生活;曹恒全的外甥女上学,也得到了好心人的资助,有了学费,才顺利走进了大学校门……曹恒全说:“帮助了别人,同时也等于是帮助了自己吧。我家里也有重症残疾患者,也是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给予的照顾,才过上了如今的好日子。出于感恩,我们也要多做一些好事,力所能及地给予困难者一些帮助。"图为曹恒全通过网络了解“微心愿"情况
范成华
把爱给了 瘫痪丈夫
提起双墩镇兴岭村庙二组44岁的范成华,人人交口称赞。
3年前,范成华的丈夫彭家中一觉醒来,丧失了语言功能,四肢瘫痪,卧床不起,经专家诊断得了一种名叫闭锁性脑梗死的“怪病",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妻子的范成华,三年来,一边悉心照顾丈夫,一边抚养一双儿女,不离不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情与亲情的真谛。
范成华说,她与爱人都是当地人,经人介绍1996年成的家。在2012年之前,一家4口美满幸福,爱人凭借在部队学的驾驶技术跑起了客运,虽不富裕,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2012年初,45岁正值壮年的彭家中,竟然一夜之间不能说话,四肢瘫痪。“得病前几天,就是有点发烧,然后吊了几瓶盐水,感觉也没有异样。"面对家中“顶梁柱"轰然倒塌,全家老小掉进了“冰窟窿"。不仅如此,为了治病,短短几月,花完了十几年的积蓄。
“脑干闭锁性脑梗死治愈可能太低,现在只能保守治疗。"范成华说,现在丈夫听力正常,心里明白,思维正常,就是不能动、不能说。在床边上,范成华安装了两个吊环,每天坚持让丈夫拉伸胳膊,慢慢恢复身体机能。“一天三次按摩,保持肌肉弹性,防止长时间卧床身体机能坏死。"喂完水后,范成华又开始给丈夫作保健。村干部彭家庆说,“这几年多亏了嫂子照顾,否则老彭早就不在了。"
“虽然丈夫不幸得了怪病,但两个孩子却很争气。"范成华指着墙上孩子的奖状,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
策划、组稿:杨维礼 沈模玉 陶翠芸 韩超
新闻推荐
5月12日,在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广新局举办的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春之舞"舞蹈比赛上,我县选送的舞蹈节目《草莓红了》和《写字课》分别荣获三等奖,来自合肥市各县(市)区的34支代表队...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