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肥大圩镇休闲农业何以风生水起?记者探访发现——品种+技术+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6-03-15 08:57 大字

■ 本报记者 喻寒松

由于背靠省会合肥的庞大消费群体,近几年包河区大圩镇的休闲农业风生水起,带富了一方百姓。 3月8日,在蒙蒙细雨中,记者走进大圩休闲农业园一探究竟。

采摘游生意火爆

雨中的大圩休闲农业园显得格外洁净,一条条村村通水泥路的两旁分布着各式果园。虽然不是节假日,仍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园区内漫步。记者走进百果园生态农庄看到,该庄园女主人李孝菊已经忙开了,“我今天中午接了一个50多人的单子。 ”他边忙活边与记者聊天,市里一个金融单位在三八节开展活动,马上就到我这里来采摘草莓,中午还就餐。李孝菊是土生土长的大圩镇人,自2010年经营起79亩生态果园以来,生意越做越火。

记者在百果园生态农庄内看到,桃树、李树、杏树、葡萄等各色水果品种有序排列着,其中桃树已经开出了小小的花蕊。李孝菊介绍,她以每年1280元/亩的租金流转了这块耕地,既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一份事业。记者了解到,每年6—10月是大圩休闲农业示范园里的农户最忙绿的季节,仅李孝菊的百果园生态农庄每天游客接待量就在200人以上,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大圩葡萄在田间地头就被城里人采摘走了,你在市里很难买到正宗大圩葡萄。 ”合肥大圩醉田园葡萄合作社负责人李欢告诉记者,在每年葡萄采摘旺季,优质夏黑葡萄的地头采摘价10—12元/斤,金手指葡萄的地头采摘价则在20元/斤左右。记者了解到,在2003年以前,大圩葡萄基本上是全部进入周谷堆市场销售的,每斤批发价只有0.7元-0.8元,自从在葡萄采收季节开展农家乐活动以来,进入周谷堆市场销售的大圩葡萄逐年减少,鲜嫩欲滴的葡萄在葡萄园里就被游客一抢而空。

附加效益大幅提升

在2011年以前,李孝菊以种植蔬菜为主,“由于技术不过关,蔬菜销售渠道不畅,我曾连续3年亏损了100多万元。 ”李孝菊回忆到,巨额的亏损几乎让自己撑不下去了。于是,夫妻二人花了半年时间去山东学习果树栽培技术,转行搞起了农家乐。

“我的果园每亩单产约2千斤,每到成熟季节,果园里挤满了游客,成熟的果实供不应求。 ”李孝菊告诉记者,这些水果如果送到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每斤只能卖到3—5元,但在果园里,游客现场采摘价则在8—10元/斤之间,扣除各种损耗,每亩多收入2—3千元。仅水果采摘一项,每年毛收入超过100万元,纯利约30多万元。在经营好果园的同时,李孝菊还开设了一家能容纳200余人的餐厅,依托果园的客流,餐厅生意也火了起来。

虽然依靠地利之便,大圩休闲农业名声在外,但经营不善也会导致农户处境困难。记者了解到,当地颇具规模的一家休闲农庄因难以为继正欲对外转租。 “休闲农庄要想办得好,果树品种、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一项都不能欠缺。 ”李孝菊深有体会地说,在百果园路上有几十家休闲采摘农庄,有的农户或品种选择不当、或管理不到位,导致经营清淡。 “原先与我的农庄同等规模的有好几家,但现在我已是这条路上投资额和面积最大的一家。 ”他告诉记者,2011年时,每亩果园的毛收入不到四五千元,现在果园的毛收入已可以达到8千—1万元/亩。

农家乐也要有创意

虽然每年6—10月份,大圩休闲农业园有着较稳定的客源,但其它时间的人流量就明显减少。李孝菊琢磨着,如何才能把清淡的月份也利用起来。她近期投资150万元,增建1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大棚建好后,我可以种植一些精品水果,如各类无花果、樱桃、猕猴桃、晚熟梨和石榴等。 ”李孝菊介绍,虽然两年内要投入种苗费、人工等30—40万元,但可以让淡季变旺季,充分挖掘休闲农业的潜力。李孝菊下一步还打算增建一些蒙古包,用特色住宿形式留住游客,以进一步提高自己休闲农庄的效益。

大圩醉田园葡萄合作社去年开始开展了今秋认领一棵树,明年坐等葡萄熟的创意活动,以100——160元/株/年的价格向消费者推荐各类葡萄树。消费者认领后,可以自行命名并挂牌到树。果实成熟后,所认领的葡萄树果实则归认养人所有,并保证每棵树的果实不低于15斤。

新闻推荐

低保听证保公平

3月11日,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大杨村低保听证会现场,工作人员在统计评议结果。当日,大杨村召开农村低保听证会。听证会上,首先由低保申请户介绍家庭情况,接着由镇蹲点干部、村民组长、辖区片警、党...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