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肥南岗镇18岁脑瘫少年,因“网”开启多彩人生——两根手指“写”出十万字小说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9-27 11:11 大字

“记者除了那四个问题外还有没有其它的? ”9月2日上午8点55分,余学键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敲击着键盘,向网络那头的林涛询问。

“要自信,没问题。 ”屏幕这边,林涛用左脚四根脚趾点击放在小板凳上的鼠标说道。

“离开网我就没自信啊! ”两分钟后,余学键回复了9个字。

确实,在网络上,余学键是个自信的人。他喜欢看小说、写随笔;爱在网上下围棋、玩赛车游戏;常看百家讲坛、听易中天说《三国》……然而回到现实,18岁的他却被贴上“先天性脑瘫患者”的标签,变得胆小内向。

因为结识了同样患有脑瘫的“病友”林涛,并在对方的帮助下,创作出10万字的都市小说《人生如梦之牛奶咖啡茶》,最近,余学键因此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2号我和林涛初次见面,共同接受媒体采访。 ”9月18日,余学键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当天他既害怕又紧张,以至于忘了说出准备好的“台词”:“网络点亮我的生活。 ”

脑瘫患者的“触电”之旅

1995年1月27日,余学键在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陈西桥村一户普通农家呱呱坠地。 “孩子小时候身体协调能力很差,我们也没在意,后来被医院确证为先天性脑瘫。 ”父亲余本志告诉记者,他们曾带着儿子去北京等地求治,也动过六七次脑部手术,但收效甚微。

由于脑瘫导致全身肌肉挛缩,长大后的余学键仅两根手指能正常活动。北京奥运会那年,刚满13岁的余学键,在母亲刘桂芝上班的地方首次“触电”。他当场对母亲说:“我想要一台自己的电脑。 ”

2011年3月,熬不住儿子的再三恳求,余本志给他买了一台价值2000多元的电脑。 “只要打出一句话,就能高兴很久。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余学键笑着说,他用了整整半年时间才学会开关机、熟练地打字以及操作基础程序。

“那些网络教会我的事”

为了让儿子“接触”社会,余本志接通了家里的网络。从此,一台廉价的电脑和一根细细的网线,成了余学键和世界交谈的“工具”。

这个原本沉默寡言的青年,开始浏览社会新闻,并加以评论。除了渐渐“开口说话”,他还对围棋产生了兴趣。此外,他还经常“挑战”需要灵活手指操控的赛车游戏……

去年5月,在消防器材销售公司工作的刘桂芳遇到了难题。客户希望她能出一份设计图纸。从未接触过电脑绘图的刘桂芳犯了难,她索性把尺寸交给“爱玩电脑”的儿子,并给他下了 “命令”:“你绘个图给我看看。 ”

“他竟然真的做出了图纸,客户还很满意。 ”刘桂芳骄傲地说,“后来新房子装修,家里的电脑桌和书架也是他设计的。 ”今年夏天,刘桂芳给儿子办了网银,他在淘宝找到了北京的轮椅生产商,定做了一台2800多元的遥控式轮椅。 “现在没有我们,孩子也能去他想去的地方。 ”

结识病友圆了“小说梦”

虽然网络为余学键打开了一扇“窗”,但孤独感依然在这个年轻人心中疯狂地生长。 2012年2月,他在媒体上看到了同城的脑瘫患者林涛的报道。出生于1982年的林涛病情比他更严重,不仅双手无法活动,语言表达也有很大障碍,只能靠左脚敲击键盘传递想法。

余学键记住了林涛的网名,并通过QQ找到了他。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他们颇有共鸣,很快成了网络上的知己。一次,从小就有“写书梦”的余学键尝试将自己的小说——《人生如梦之牛奶咖啡茶》的构架发给林涛看,立刻得到了鼓励:“写得挺好,加油! ”

在余学键的提议下,两人成了写作“搭档”。“我负责小说构思和创作,他负责内容调整。”余学键告诉记者,从去年8月开始,差不多一年时间,他终于完成了10万余字的创作。

9月2日下午1点,余学键被父亲背上面包车,前往蜀山区清溪路安徽警官学院宿舍楼林涛的家。抱着怀中打印的书稿,他想起曾经写过的一篇短文。文中,他鼓励自己:“我有一颗追逐梦想的心,我有与常人一样的理想,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我一定能够做到! ”

本报记者王逸群 实习生张文武

新闻推荐

房贷“不赚钱”银行“结新欢”

从10多年前,银行主动找楼盘找客户办理房贷,到现在市民感觉房贷难办,原因何在?银行真的是没有钱了还是别有深意?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房贷在很多银行眼中已经成了一个“不赚钱”的项目,因此银行不再偏爱房贷...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