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贫困残疾人的惠残项目“提标扩面”

瑶海报 2012-10-15 20:32 大字

在实施的诸多民生工程项目中,针对贫困残疾人的惠残项目“提标扩面”,走在全省前列,2项区级惠残助残项目是我区自选动作。

重残救助“提标”

从2011年开始,我区率先在全省对多项惠残民生工程“提标”,其中,城乡低保实现了统筹,农村五保户供养从年均补助3120元提高到4800元,远高于政策标准1980元。此外,城乡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由政策标准的每年600元提高到900元;贫困精神残疾人补助每人每年由政策标准500元提高到750元。

年龄超标新政助

9月初,家住七里站街道紫竹苑社区的残疾儿童小涛在母亲陪同下,来到合肥市彩虹桥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接受免费康复训练。小涛今年7岁,患重症孤独症,母亲必须长期陪伴照顾他,全家靠父亲打工收入和城市低保金维持日常生活。原先得益于合肥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小涛享受免费康复训练服务,效果很好。然而,小涛今年超龄,不再享受免费康复政策。现在,我区在民生工程中主动“扩面”,小涛受益于民生新政,又可去康复训练了。今年,区级民生工程增加了残疾儿童康复培训项目,7~15岁贫困残疾儿童中,未享受省民生工程的残疾儿童中有康复需求的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共救助残疾儿童41名,救助资金49.2万元全部拨付到位。同时,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共确定托养人员893人,补助资金50.62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不花钱重见光明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看我的眼睛,就是政府给治好的。”这是城东街道柳荫塘社区三组居民朱光兰逢人就说的一句话。 2005年,朱光兰老人患白内障,要做手术,可光手术费就要五六千。老人没任何收入,加上前两年老伴因病去世后,留下了不少债务。想想自己一把年纪,她放弃了治疗。就这样,在模糊中度过了四年。2009年,社区对贫困家庭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摸查登记,第二年朱光兰作为首批民生工程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的受益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后,老人在五年后,终于可以清晰看到家人的模样,她高兴得流下了泪水。

新闻推荐

我区参加全市基层文艺调演获佳绩

本报讯  10月31日,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在合肥大剧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16个优秀节目荟萃一堂。我区七里站街道选送的男声四重唱《游击队之歌》,以饱满的热情、稳健的台风、精...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