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感受高效率

宣城日报 2012-09-07 22:06 大字

何峻

根据组织安排,今年我到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挂职6个月。经开区作为合肥市“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一直处于全省经济建设领跑者的位置,在思想观念、决策程序、执行效率等方面都有许多先进经验和理念。

建设发展局承担着经开区7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应合肥市建委、规划局、国土局等10多个单位。全局20人,岗位职责明确,业务分工清晰。每项业务通过行政窗口收件受理后,经内网按流程转到各业务主办,最长办结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二季度,窗口正式受理业务606件,按时办结率100%。在这里,“当日事,当日毕”就是他们的工作要求。在感受合肥“速度与效率”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高效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制度

在这里,每个同志既是经办者又是决策者,业务接手后,立即判断行或不行,或是否需要向上级领导汇报来协调解决,“马上办”是他们的鲜明特色。其原因在于各项工作有一系列的制度规范、执行标准和完成时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只需对照执行即可。合肥市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注重把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规章制度,每年都对办事程序进行精简,对尚未明确固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登记造册,逐一优化,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高效的保障在于认真落实执行

作为国土部确定全国唯一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试点市”,合肥市在土地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和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项目协议签定后,七天为一个节点,主任办公会每月对其进行调度,要求每月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对项目建设进展进行拍照对比,是否按节点完成。如未按规定完成进度,则由分管主任带队进行督办,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分解,承诺完成时限。对未按规定时间开工、完工的,严格按照约定进行用地回收。

为加强工作的执行力,从2009年开始,经开区开始实行绩效考核,对每项工作任务都明确了完成时限、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等,绩效办进行不定期抽查,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工资、评优评先相挂钩,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在同部门中没有一人分数相同。

高效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

“有限投资、无限服务”,这是经开区的服务宗旨。不论是建发局还是经开区的其他单位,每个业务部门都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从政策制定到工作落实,处处为企业着想。今年,合肥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存量商业用地升级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意见》,建发局专门邀请政策制定者来经开区与相关企业进行座谈,主动为企业发展进行政策解释,出谋划策。

“保姆式服务”使经开区内企业真正把管委会当成了“娘家”,出现困难和矛盾首先想到的是“娘家人”。今年5月,合肥突降暴雨,有多家企业出现外围墙倒塌,华润纺织围墙倒塌,企业打电话到城管局反映,接话人找到建发局后,建发局当即协调经贸局、区重点局及施工企业方到现场与华润纺织协商达成修复方案;日本花王集团与天恒食品共用围墙倒塌,打电话到经贸局反映,业务转到建发局后,即召集两家企业协商达成修复方案。虽然这两件事都不属建发局业务,但各部门都严格按照首问负责制的要求,马上办,不推诿,这两起纠纷在当天都得到圆满解决。也正是长期致力于帮助投资企业减少经营成本,使经开区的“软环境”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高效的基础在于有一支优秀的队伍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和人才的支撑。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在不到二十年时间里,综合实力排名列中西部开发区第一位,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管理体制上随着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用人机制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经历了1997年、2002年、2007年三次较大的调整后,目前经开区管委会机关不到200人,实行全员聘用、企业化管理、定岗定责、竞争上岗、绩效考核。近几年,管委会坚持每年都招录1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放到基层单位进行锻炼储备,形成了一支专业齐全、结构科学的人才队伍梯队。

新闻推荐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突破”创新融资显成效

宁国讯 今年以来,为突破融资瓶颈,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三方面举措创新融资,新增融资达4亿元,有效缓解了开发区建设资金需求压力。 ...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感受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