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连冠背后的故事——合肥连续七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纪实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05-01 12:12 大字

[摘要]合肥连续七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纪实

国家科技部日前发布了2009~2010年度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结果,合肥市和所辖县(区)科技进步工作全部通过国家科技部考核,肥东、肥西、长丰三县还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荣誉称号。这也是该市连续14年七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

A 创新历程

合肥的创新之路,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科技资源聚集阶段(1952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国之初,随着省会城市的确立、国家支援内地建设以及科研机构布局调整,合肥吸纳集聚了中科大、中科院合肥分院以及中电集团38所、16所、43所等高校院所,各类科技人才聚集到合肥,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

(二)科技成果迸发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03年)。随着科技资源的聚集和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一大批顶尖科技成果相继诞生,并成功地转化为产品,创造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世界第一台VCD、第一台仿生洗衣机、第一台变容式冰箱等等。

(三)科技创新试点阶段 (2004年-2007年)。 2004年11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合肥被批准为全国首个 “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以下简称试点市)。随着试点市建设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四)综合实验阶段(2008年以后)。 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到安徽考察工作指出:“安徽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科技实力比较强,应当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对我们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寄予了厚望。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10月正式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2010年1月10日,合肥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称号,同期,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合肥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合肥的科技创新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体制保障。

B 成效显著

合肥先后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 “创新型试点市”、全国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芜蚌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市”、“2011年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等。

在自主创新推动下,“十一五”以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位居前列,GDP由第18位升至第15位,地方财政收入由第18位升至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第17位升至第11位。 2011年,合肥高新技术产业规上产值为2916.71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8位,高新技术企业数排名第8位。专利授权量排名第10位。技术合同交易额排名第10位。据英国自然出版集团2011年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0中国》报告,对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城市科研实力进行了排名统计,排名显示,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四位。

C 具体举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建立重大科技工作专题会议制度,着力解决合肥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出台多项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推进合肥自主创新工作,使全市科技工作走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重点推进七大体系建设。

一、构建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合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合肥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文件,还根据全市自主创新工作新需求,每年修改完善《合肥市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每年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总结推动全市自主创新工作。

二、培育创新型产业体系。强化“产业是核心”的顶层理念,确立“产业第一”的工作导向。坚持从合肥实际出发,以大开放的视野借梯登高、借力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08年以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异军突起,京东方六代线、鑫昊PDP、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彩虹蓝光LED等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产;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呈现集聚效应,赛维LDK太阳能电池、海润光伏、友达光电等一批大项目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发展确立全国领先优势,诞生了全球首条纯电动车公交线路、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

三、构建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建设产学研政资介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一是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高校院所为主角、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服务”为原则,建设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推进产学研实体化运作,促进科技资源与产业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二是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合肥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59所,中央驻肥科研机构12家,其他各级科研机构332个。各类研发机构562个,其中: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省部级以上实验室117个,工程研究中心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9个,企业技术中心170个,院士工作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27个,博士后流动站45个。大力建设完善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被科技部列为科技成果评估试点单位,同时被工信部纳入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中心集聚高校院所各类科技资源,为社会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建成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科技合作、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专业技术、投融资、人才8大平台,现有科技成果1280项,技术需求329项,备案专利1610项,仪器设备1320 (套),专家1986名。建设“科技路路通”服务站25家,贯通高校、企业、产业园区之间的创新渠道,形成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三是建设技术转移与交易平台。促进技术转移与交易,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08年的19.1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3.42亿元,在全国省会中排名第10位。每年成功举办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桥梁。四是建设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先后培育集聚科技中介机构210家,包括科技担保、科技投资、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专利代理等类型,打造社会化、网络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支撑体系。

四、构建创新企业培育体系。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120家企业纳入培育计划。江汽集团、合力叉车、科大讯飞等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建立创新型企业市领导联系点,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2家。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科技企业,京东方、熔盛重工、杰事杰、芯硕半导体、天威保变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先后在肥设立公司或研发中心。

五、构建创新产学研合作体系。围绕该市重点发展产业,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以打造该市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形成长期稳定、紧密协作的战略合作关系。启动“院企互动工程”,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初步形成产学研互动对接的机制,创造了具有合肥特色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

六、构建创新人才培育体系。组织实施“3820”产业英才建设工程,在20家企业设立了首批20个产业英才岗位,聘请了26位产业英才,集聚了191位优秀创新人才。目前,在肥“千人计划”已达29人,院士60人。与国内著名高校共建人才培育基地,继与清华大学、中科大、合工大、安农大等科研院校共建研究生实习基地并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建博士研究生挂职培养合肥基地,引进经济、管理类博士挂任县区工业园区领导。

七、构建科技社会事业体系。一方面,全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实施。重点围绕人口控制与健康、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整治、生产安全与社会安全、防灾减灾等方面,以科技创新促进民生工程实施。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南风工程、东方美捷、立方制药、天麦生物、同路生物等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国家、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实施。国家及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进展顺利,陆续通过验收。进一步深化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科技发展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全省农村基层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示范引导,建设26个科技示范村。第三,以科技为引领,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基础为先导,培育荃银高科、隆平高科、中棉种业、鸿汇集团、真心集团、富通集团、温氏集团、长丰农牧、金农生物、燕之坊、徽大农业、红峥科技、郎坤物联网等农业科技企业 60余家,2011年实现产值216.7亿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雄厚经济基础。

邹宝德 文/图

新闻推荐

黄金价格持续走低合肥千足金跌至每克395元

合肥千足金跌至每克395元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