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写作,只因对世界爱得太深

安庆晚报 2012-01-16 21:06 大字

[摘要]《心为谁而牵》序
方雪松

 

读完散文集《心为谁而牵》,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唐爱琴是一个懂爱且会爱的幸福女人。

其实,我和唐爱琴几乎素昧平生,只是在文学活动中两次邂逅过她的作品。不过,尽管我对唐爱琴所知甚少,但读过《心为谁而牵》后,感觉融化在她字里行间的爱,犹如一泓清泉,汩汩地、暖暖地漫过每一个读者的心头;只有像她这样幸福的女人,才能触手生春,将原本寻常的人生某种触动和感动,化为婀娜多姿的旋律,在读者的耳际萦绕,绵绵不绝。

《心为谁而牵》分为四辑:“心灵絮语”、“岁月有声”、“感怀花木”、“怡情山水”,其所写虽各有侧重,但笔力却都聚焦在对日常生活的记忆和个人的情感体验上。虽说作品里写的都是一些往事、小事甚至是琐事,但由于这些往事、小事甚至琐事,在她的生花妙笔下,显得那么风情摇曳、有滋有味,于是我们可以不难想象到,唐爱琴一边沉浸在美妙的写作之中,一边在尽情享受尘世里的温馨和甜蜜。

无论是“心灵絮语”里的《牵手》、《守望小路》、《裙之爱》,还是“岁月有声”里的《土豆往事》、《纸窗帘》、《家乡的古井》,抑或是“感怀花木”里的《那些花儿》、《马齿苋》,“怡情山水”里的《走进宋冲》、《周庄写意》,每一个看似平常的事物和场景,都成为刻在唐爱琴心扉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经过日子的发酵,这些往事、小事甚至琐事,便酿成唐爱琴心中爱的蜜汁,然后再化成她笔下一个个文字精灵,向读者倾诉着她对家乡、对亲人、对草木虫鱼、山山水水的眷恋和挚爱;于是,我们从一只停在瓦楞上的鸽子、一面镜子里的枯树藤、甚至是一株长在墙上砖缝里的石榴树里,看到了唐爱琴侬丽而精致的情感波光。惟因她对生活、对世界是如此地倾情挚爱,所以她的写作是她“缘情而发”的一种自觉行为,所以她笔下的文字才会如此的自然亲切,令人动容动情。

如果把《心为谁而牵》比作一匹织锦,那么作者对生命对生活的热情和热爱,便是这匹织锦的经线,而作者发现和组织材料、驾驭语言文字的才能和功力,就是这匹织锦的纬线。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和老师,唐爱琴很擅长婉约的叙事和抒情,她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发现着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小情节,然后用一种细腻的笔墨,把它们精致地连缀起来,宛如一幅水粉画,让你站在那里,久久挪不开脚步。比如《江南的雨》的结尾,作者用“雨水划过我的视线,犹如温软的情丝拂过心田,我依在他身边,看如雨的心思漫过他的眉际”这样既柔情曼妙又极富动感的文字,如诗如画,勾勒出了一幅爱侣临窗听雨的唯美画面,画面中作者将东方女性的敏感、细腻与温柔,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

读完《心为谁而牵》之后,细心的读者一定还会发现,唐爱琴的不少散文里呈现出不仅阳光而且阳刚的色彩:如《读懂春天》里,作者用“塑造自己木棉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要“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的坚强果敢和豁达大度,表现出自己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尤其是《心为谁而牵》的第四辑里,这一点表现得尤为充分。这集里的文字,写的是唐爱琴这些年的旅游经历,作为旅游散文,也许无法和《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相提并论,但对于唐爱琴这样一个女孩子家家,在写出柔情似水、娟丽秀美的文章之外,还能像男子汉那样好奇洒脱,攀高山,涉大川,探幽洞,寄情于山水,甚至连天下奇险的西岳华山都敢上去,活脱脱就是一个雄豪粗犷的七尺男儿!

基于以上感受,我以为《心为谁而牵》是一部很可读很耐读的散文集,作为一个业余作者,可谓出手不凡。但是艺无止境,如果唐爱琴的视野更宽阔一些,眼界更高一些,在作品意境的营构上再用力一些,我相信她的散文一定会有一个飞跃。这样的要求对于为人师、为人母、为人妻的唐爱琴来说,也许过于严格了,但对于一个把写作当作放飞自己自由心绪、让写作美丽我们生活的作家唐爱琴来说,也许就是她为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因为她是一个把写作当作自己生命存在方式之一的人。

《心为谁而牵》,唐爱琴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新闻推荐

商店禁止拍照是否“霸王条款”?

消协:阻止顾客拍照不能粗鲁 律师:无相关法律依据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