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面对图书网购、电子书的冲击——民营实体书店举步维艰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1-12-09 12:26 大字

“做实体书店就好比掉进泥潭,进去了就很难出来。现在开书店的都是我们这些‘老人\’,很少有新人进这个行业了。”近日,合肥海洋书店老板张海洋感慨地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了省城图书市场后发现,安徽省不少民营书店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图书网购、房租人员工资猛涨、电子书兴起以及恶意竞争,一些民营书店再也撑不下去。

今年6月,北京著名人文学术书店“风入松”停业搬迁;前不久,作为上海“城市文化名片”的季风书店多家门店关闭;而在近日,中国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店也传出关门消息。民营书店为何日趋式微?

“沉重的租金压力、书价的普遍上涨还有一些同行大打价格战,这都让民营书店难以生存。 ”紧挨着安徽大学的海洋书店有着十几年的经营历史,在这间12平方米的小店里,张海洋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张海洋从1994年开始卖书。“以前,每天都有不少学生过来买书。这两年,看书的学生都很少。前几年高峰期时,一天营业额能达到1500元左右。而如今,每月的净收入才2000多元。还不如外出打工挣得钱多!”张海洋坦言,近两年海洋书店的销售额每况愈下,而门面租金五年内却翻了一番。

随着电子读物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免费阅读,不愿意花钱来买纸质图书。安徽大学学生陈宇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日爱好上网看书的他,认为网上阅读既方便又省钱。买书选择网购,就可以坐在寝室里购书。

“现在仅是勉强维持了。做书店不像其他行业,说不干就不干了。如果哪天撑不下去了,店里2万多本书退还给出版社,自己要承担15%的损失,这样算下来,要亏本三四万元。 ”张海洋说。

如果说书价、房租的上涨让书店举步维艰,那么网上书城、电子产品的盛行让民营书店雪上加霜。作为合肥的老牌民营书店,爱知书店于1997年开始营业,并以经营中高档的学术人文类书籍为主。去年,由于不堪高房租和员工费用上涨的压力,爱知书店由三孝口搬到了红星路。

“要说冲击,最大的还是来自网络的冲击,网上的同类图书不仅便宜,而且种类齐全。此外,网络书店里图书的展示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其展示的图书数量是没有限制的,这一点实体书店无法做到。 ”爱知书店的老板崔正义表示。

“从2005年开始,我就只卖教辅了。教辅类比人文类书籍要有市场。目前也没其他想法,想扩大也没有资金,若转行那么多书咋办?就这样凑合吧。”提到未来发展计划,张海洋略显无奈。

说到出路,崔正义表示,作为民营书店自身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选择经营范围,进一步细分图书市场,走特色化、专业化的经营道路,探索适合自己的、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要打响自己的特色品牌。我们现在主攻古籍、学术研究、美术、书法、哲学等冷门类书籍,但往往这些书籍最有研究、收藏价值。这些书在网上很少有卖,若有,价格也不比实体店便宜多少。 ”崔正义说。

崔正义说他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国家的出版政策能适当放宽,“倘若有关政策能倾斜一些,比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房租补贴等,我还想再大干一把,把书店做大。 ”

本报记者 李晓磊

新闻推荐

生活笔记合肥汪亭年是我毕业的第一年也是我迅速成长的

[生活笔记] 合肥 汪亭2011年,是我毕业的第一年,也是我迅速成长的一年。3月,学校开课。当我走进宿舍时,发现睡在上铺的室友张,已经离校前往昆山。还有李和朋,也都谋了一份工作。就只剩下考村官的...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