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追求“核”裂变
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双核”之一,合肥如何加快合肥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对推动合肥跨越赶超和建设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去年上半年,合肥市政协组织委员专门对该市承接产业转移情况开展了调研,他们的建议有力地推动了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发展。
合肥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将着力打造规划总面积约550平方公里的四大承接产业转移新区,即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和东部重化工业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是,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高技术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基地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特色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到2015年达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4%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主要目标。
针对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合肥市政协提出了6点建议,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市政协建议尽快出台承接产业转移规划。树立省会城市应有的责任感,认真研究当前形势下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动态,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契机,
做好合肥承接产业转移规划,明确承接转移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努力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城市作用。要以规划引领各县、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活动,避免产业雷同和无序竞争,形成区域一盘棋局面。同样,要以规划引导产业投向,引导形成支柱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和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合肥市已构建了承接产业转移规划体系。制定了该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实施方案,启动了承接产业转移合肥示范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及起步区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完善了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实行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三级协调会议制度,全面推行并联审批、缺席默认和集中服务,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
关于建立稳定、公平、透明的政策体系和廉洁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的建议,合肥市政府深入推进效能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政务环境。
市政协建议,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合肥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转移项目,政府按实际到位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以商招商的龙头企业,奖励标准可适当上浮。对成功引进产业转移项目的,统一纳入招商引资奖励范围,按照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市政府据此建立了工作激励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将项目建设、企业融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52项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建立了完善的承接产业转移激励机制。
目前,合肥市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0.3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继续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去年1—10月份,分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847.4亿元、2702.7亿元和137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31.1%和33.4%,总量均超过2009年全年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李晓军本报记者毛学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在日前召开的合肥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汇报会上,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明确表示,今年,合肥的廉租房申请门槛将进一步降低。据了解,2010年,合肥市廉租房申请标准由2009年的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64...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