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后进村五年实现大跨越许贵村村民靠土地流转过上了好日子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1-01-28 12:59 大字

[摘要]许贵村村民靠土地流转过上了好日子

开栏的话

又是一年春来到。

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安排多路记者在春节前后深入革命老区、社区、乡村,与农民朋友共同生活、共同欢歌,真实记录各地群众欢度节日的喜人景象,报道读者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展望。

过大年了!当大多数农民正热热闹闹地置办年货之时,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许贵村的村民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件特别的年货——花船舞。

铿铿锵,铿铿锵……随着锣鼓声渐紧渐密,花船舞《花船闹春》开场了,17名女子身披红绸衣,腰系绿绸带,花挑姑娘、船夫、骚搭子、渔翁、渔婆等角色插科打诨、边歌边舞。队伍最中间一位扮演“老艄公”的大妈头顶瓜皮帽,身穿碎花蓝布衫,扮相滑稽惹眼,咿咿呀呀唱着庐腔,她便是花船队的队长徐文惠,其他演员则是村里中老年妇女。

今年65岁的徐文惠一手创办了村里的花船队,她说,花船是许贵村祖上留下来的遗产,过去每逢人家办喜事,花船上门唱上几句祝福,主人家便打点一些喜钱。现在的演出已经完全变成了无偿演出,村里还有舞蹈队、腰鼓队,有200余人,逢年过节便轮番上阵给村民们表演助兴,这次《花船闹春》将在年初九代表包河区参加全市庙会演出。

村书记许和平告诉记者,五年前的许贵村是个有名的落后村,十年九涝,口口相传的笑话说,乡里集市上的胶鞋就是专为许贵人准备的,因为只有许贵村没有水泥道路。村民的人均收入仅仅2000多元,村集体年收入只有一口鱼塘3200元。

近两年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抓手就是土地流转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2005年,村里流转了500亩土地给合肥市作为义务植树基地,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土地租金收入高于自己种田的收入。 2009年,尝到甜头的许贵村将低洼地、抛荒地流转给大户种植水生蔬菜,去年又流转2300亩土地发展了一个生态林基地,共有4500亩土地实现了流转,村民们按照一亩田700斤稻谷的价格坐收租金。

土地流转后,村民们从农田中解放出来,选择了向外走。徐道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共11亩田,年年受涝,忙活一年下来一亩田也就三四百元收入。而流转后,他的两个儿子都前往市区做起了建筑装潢,一天收入150-180元,每人每年能收入三四万元。媳妇们则都在包河工业园做起了产业工人。 70岁的许道林留守在家中,偶尔去生态林基地帮忙栽树,每做一天就能收入40元。这是村里绝大多数村民的生活写照。

昔日危房林立的许贵村在去年率先取消了危房户,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村里铺起了3条5.5米宽的水泥道路,又修了6公里长的砂石路延伸到每家每户。

许和平介绍,去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万元,一跃而为全镇15个村中的“探花”,实现了后进村向先进村的大跨越。

1月26日,记者漫步在许贵村的道路上,犹如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笔直的水泥路一尘不染,远处千亩生态林摇曳生姿,随风拂来缕缕清香。随意走进任何一户村民家中,农具都统一安放在屋内暗角,鸡鸭都在墙角处实行了圈养,门前午后的菜地一畦连一畦,那一抹抹的绿意正昭示了新农村生机勃勃的向上力量。 本报记者 张玉芳

新闻推荐

京沪高铁六月开通合肥至北京三小时到达

合肥至北京三小时到达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