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信用卡犯罪渐趋泛滥信息买卖猖獗监管失度推波助澜

安徽法制报 2010-07-07 01:32 大字

[摘要]信息买卖猖獗监管失度推波助澜

本报讯(王青记者张青川)通过网络购买他人身份信息,然后利用银行漏洞办理信用卡后提取现金,给受害人造成较大损失。 6月份,仅合肥市蜀山区法援中心就代理多起此类案件。日前,该中心法援律师通过代理的典型案例分析了信用卡银行管理漏洞。

购买信息即可办卡

去年7月,秦某用互联网上购买的身份信息办理了2张信用卡,并于同年9月授意李某持该信用卡在合肥市多处使用POS机提现共计人民币9540元,同年10月16日二人被逮捕。公诉机关认为,秦某、李某的行为均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系共同犯罪,诉请依法判处。今年6月23日,法院依法判处秦某有期徒刑一年,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因李某属协同犯罪,罪责较轻,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罚金二万元。

法援律师认为,这是近年来信用卡诈骗的典型案例,而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随意买卖以及部分中小银行在信用卡发放、管理中的“低门槛”、监管缺失是造成此类信用卡诈骗案高发的主要原因。

网络助长诈骗升级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触目惊心的个人信息买卖产业链,个人信息买卖的猖獗可见一斑。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根据案情分析,目前个人信息外泄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其一个人身份证遗失未及时挂失。如果被不法分子捡到则很有可能从事非法活动;其二是电信公司随意买卖客户身份信息,名目张胆地经营垃圾短信业务;其三是各类考试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将考生信息倒卖给培训机构。此外,互联网是一些机构搜集信息的重要渠道。当我们遇到必须输入个人信息才能登录的网址时,我们输入的个人数据应该限于最小的范围。

在该起信用卡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秦某通过在互联网上购买的个人身份信息办理信用卡,并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这种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随意买卖助长了信用卡诈骗的升级。

银行管理频现漏洞

这起信用卡诈骗案中,秦某正是利用了部分中小银行对信用卡申办人提交的身份证明材料审查不够严格的管理漏洞。律师指出,尽管各家银行在信用卡的核发、流通、使用、监管等领域均有详尽的规章和流程,而在实践中,近几年各银行“跑马圈地”式地开拓信用卡市场,部分银行发放信用卡门槛低甚至无门槛,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针对目前信用卡诈骗案的高发态势,法援律师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如果个人身份证遗失或者被盗,要尽快挂失,及时补救,以免为不法分子所用。其次,如果因为身份信息外泄造成了个人权益受到侵害,个人可以向银行提起诉讼以恢复信用额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新闻推荐

现在听证会开始下面请服刑人员李某某对自己在服刑期间

◆“现在听证会开始。下面请服刑人员李某某对自己在服刑期间的改造情况进行陈述。 ”7月8日下午,一场特别的听证会在省未管所举行,合肥市中院组成合议庭正在对3名未成年犯的假释案件进行审理,合肥市...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