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咬”出灵感,开始走上发明之路 七旬李年广:“希望我的专利能早日造福社会”

合肥晚报 2019-08-26 01:00 大字

71岁的李年广一说起来就感到骄傲的是,自己手中握有三项发明专利证书。保健蚊帐、保健足浴盆、保健坐浴盆,三项发明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创意皆来源于生活的微小细节。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李年广让自己的设想成为了现实。说起2002年第一项发明专利保健蚊帐,李年广笑了:“这个灵感还是蚊子咬出来的呢。”

不给蚊子可乘之机

儿子在庐江一中上高中的时候,李年广一家人住在县城中心,住房条件不好,家里蚊虫特别多。为了能让儿子睡个好觉,每天夜里,李年广都要从床上爬起身,检查儿子的蚊帐是否有蚊子钻了进去。

可是,尽管蚊帐内没有一只蚊子,儿子还是时常被蚊子叮咬,这让李年广十分困惑。直到有一天晚上,李年广再次下床检查时,发现自己的老伴胳膊紧贴着蚊帐,蚊帐外,有六只蚊子聚集胳膊肘处正在吸血,李年广一巴掌拍下去,蚊帐瞬间被血染红一块,而老伴的胳膊肘处被叮咬的包也鼓起了老高。想起儿子睡觉时总是不自觉地变换姿势,李年广明白了,只要身体一贴上蚊帐,蚊子就有了可乘之机,只要透过薄纱交织的细小空隙,“蚊子就能吃得饱饱的。”

“防蚊的方法很多,但像驱蚊水、蚊香这样的化学产品多少都会对身体有所损害。”因此,李年广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蚊帐上下功夫。不会使用缝纫机,李年广就手工缝制,恰好庐江县一家丝绸厂生产有一种丝绸,布料紧实却又薄如蝉翼,李年广买来后对自己家中的蚊帐进行改造,经过反复试验,蚊虫果然无机可乘。至今,这一块丝绸布料还被贴在李老的笔记本中,留存作为纪念。

专利因故搁置多年

第一件保健蚊帐试做成功后,李年广便有了申请专利、大范围推广的想法。然而,专利申报并不是一件易事,程序复杂不说,还需要动用数据库进行全球查找,不能重复。有朋友知道后开玩笑说,“你要是把这个专利申请成功,我就在庐江城里跑三圈。”回忆往事,李年广不禁笑出了声,“这句话刺激了我,我偏要试试。”

为确保专利产品的可靠性,李年广在家反复试验,最终确认确实有效。2002年,李年广带着保健蚊帐的专利方案直接来到省科委申请专利。2003年,专利申请正式通过,一时间,各家媒体、投资商接踵而至。“不夸张地说,那时候有四五十家媒体都来信与我联系,投资商也有不少。”奈何当时的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李年广想找一个可靠的投资商,却一直没有找到。李年广也曾试过给相关部门写信,推荐自己的蚊帐,但却石沉大海。上班时忙没有空闲时间过问,孙子出世后,李年广又必须照顾,分身乏术,保健蚊帐的发明也就一直搁置着。自己的好创意无法被运用到大众生活中,这已然成了李老的一件心病。

重拾心愿期盼梦圆

十几年来,李年广陆续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却都没有成功投入市场。虽然申请专利成功之后,巢湖科委曾经奖励李年广几千元,但是李年广都用在了专利保护上,再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生产。

不久前,微信朋友圈里的一篇分享,“老人73岁再奋斗,83岁变亿万富翁”,让李年广心中再次燃起了希望之火,“人家73岁还能再创业,我相信我也可以。”李年广将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亲戚,鼓舞他人,也激励自己。恰逢莲花社区柏树郢居委会召开老兵座谈会,李年广又想起了自己在部队时的激情岁月,他来到社区请求帮助,希望能有合适的合作者,将自己的“保健蚊帐”投入生产。“屠呦呦研究青蒿素解决了疟疾的问题,而保健蚊帐避免蚊虫叮咬,从源头上就减少了得疟疾的几率。”李年广说道。

而曾为军人,李年广至今心系部队,“战士们在野外训练、休息,蚊虫叮咬是常事,我的发明可以保证他们晚上睡个安稳觉。”李年广说,“如果保健蚊帐投产成功,第一批产品,我一定要送给野战部队。”

朱春琴 徐芸 实习生 叶晓雪 黄心雅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庐江县松元村吕正聪一家乡亲夸 勤劳富小家 善良暖大家

在庐江县汤池镇松元村,有一户文明家庭:夫妻恩爱有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乐善好施。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温暖、文明...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