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建共享的民生幸福新高地 庐江县民生政策密集出台 民生改革加速发力

安徽日报 2019-03-08 07:36 大字

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小瓜蒌”结出“脱贫果”。

合铜黄高速与改建后的合铜路并行穿过该县罗河镇鲍店村境内。

元旦假期刚开放的阅读空间书香怡人。

医师为幼儿园孩子讲解口腔健康知识。

汤池镇风景如画、生机盎然。

面对经济新常态,庐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年来,更多的惠民政策密集出台,更多的民生改革加速发力,更多的普通百姓分享到发展成果。身边的可喜变化,手中的真金白银,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顺应了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提振着全县人民对改革发展的信心。

增投入 兑清单 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为民谋利、替民解忧。民生持续改善,是庐江县过去一年最动人的景象。

这一年,庐江县委、县政府把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目标,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年来,庐江县各地各部门狠抓民生任务落实。岁末年初,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交到百姓手中。

这一年,完成合肥市下达的31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实际拨付资金25.80亿元,资金拨付率100%,同比增长9%。实际支出23.22亿元,其中,工程类项目支出8.58亿元,非工程类支出14.64亿元。

这一年,发放农村低保、五保等困难人员救助资金2686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参保105.1万人,累计支付资金6117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当年缴费40.41万人,当月19.2万人领取了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31409万元。

这一年,保障房建设紧锣密鼓,众多家庭圆了安居梦。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安置房4940套,总投资20.4亿元。截至2018年底,基本建成安置房2179套,已全部交付,磙桥片区1000余户住进新房。“棚户区改造,让我们不花钱就住进了新房,还是党的政策好啊!”刚搬进保障房的庐江县庐镇磙桥社区居民王加明说,新房子很温暖,他心里更暖。

这一年,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为7个,有魏岗街道、卅埠河湾、潘墩伍岗、凌安、乐华、鲍店、虎洞代庄等中心村。每个省级中心村投入建设资金为460万元,并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486万元,用于中心村路灯建设;整合县级大建设资金900万元,用于中心村污水处理站建设。

这一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大宗农作物承保面积186.2万余亩,承保能繁母猪6970头、蛋鸭37.81万羽、淡水养殖0.81万亩;2018年度公益林23.2万、商品林6.6万亩正在续保。全县投保率稳定在90%以上,政策性农险在保障农业生产经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工程覆盖全县17个镇217个行政村,到位资金260.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08.5万元、省级77.2万元、县级配套57.9万元,均已拨付到位。截至目前“送戏进万村”已经完成演出217场,全县受益群众近万人次;已经完成电影放映2604场;完成农村体育活动217场;217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正常开放,有序开展党员教育、科技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农家书屋正常开放,图书不断更新。

强服务 添活力 让人人都有获得感

一年来,看得见的好日子,信得过的好政策,让更多人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站式就能办营业执照,回乡创业真是对了!”庐江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宗举拿到“五证合一”营业执照高兴地说。商事制度改革再次提速,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再次削减,简政放权,多方扶持,为创业创新开门铺路。

2018年初以来,全县试点注册企业场所“一址多照”,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税收减免,鼓励科研机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向创投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利好政策接二连三,人们追逐梦想更有勇气和底气。全年新登记企业1200余户,个体工商户4300多户。

“在城里买房落户后,老担心村里会把我的地收回去。现在踏实了,等挣够钱就回乡养老、办厂。”今年推行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给在县城打工的查小林吃了一颗“定心丸”。

“以前丢了身份证,得往返2000公里回家办。”在庐城某企业工作的贵州姑娘徐姗姗说,“如今能跨省补办,什么都不耽误。”一年来,相关部门强服务,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看病能预约,不用起早排队;文化馆就在社区里,纸质书、电子书都齐全;公交新线路又开通了,到哪儿都四通八达。”庐城市民姚方喜说,公共服务的提质增效,让他备感幸福。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庐江县委书记王连贵信心满满地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相信2019年的生活更美好!”

补短板 兜底线 改革破解民生难题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百姓有所求,改革有所为。庐江县民生改革着重补短板、兜底线,对准突出矛盾,亮出硬招实招。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补短板是各项改革推进的“稳压器”,也是检验改革综合成效的“刻度表”——

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帮落后地区加快追赶小康步伐。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施农网建设攻坚,告别用电“孤网”,乐桥、罗河、同大等镇的偏远乡村用上“稳压电”。

同大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近年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与体育、休闲、文化有机融合。该镇积极推进农网升级改造,解决线路“卡脖子”问题。进一步升级产业,采用物联网技术管理葡萄种植,让“大数据”成为葡萄园“管家”。现在的葡萄园内挂着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植物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各种信息。

补上生态保护的短板,用改革重绘绿水青山。“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以来,曾被污染的县河、东门大河、苏家河、中塘河如今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相关部门真抓实干,还绿于民。

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精细化,将重心从“面子”转向“里子”。这一年,实施大建设项目160个、总投资71亿元,新建、续建市政道路44条、80公里,村级畅通工程131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10万平方米,实现庐城绿化养护全覆盖。“马路宽了,绿化美了,环境净了,咱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庐城镇塔山社区居民高义明看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感慨地说。

落实教育均衡。近五年来,全县累计教育投资达6.14亿元。

在城区实施“教育倍增计划”,新建新庐江中学、庐江六中、三里、岗湾、晨光、城南小学、城北小学幸福校区、城东小学,改扩建庐江三中、城西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在庐江中学原址兴办了实验初中,新增校舍面积20.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8万个,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教育难题,让在城区工作人员的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在农村,学校提质改造工程全面铺开。全县累计撤除校园内危旧房屋5万多平方米,全面清理了校园安全隐患;248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前完成。新建标准化运动场53座,新增计算机5495台,图书15万册。经过全县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化校园拔地而起,耸立于蓝天之下。全县学校净化、绿化、美化,一座座校园成为当地最亮丽的风景。

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推进教育扶贫工作。自启动教育民生工程以来,共投入资金约8.7亿元,民生工程受益层面不断扩展延伸。实施中小学生精准资助,全县建档立卡学生底数清、情况明,春季学期11421名、秋季学期12957名各学段学生全部获得政策范围内资助,确保贫困户子女不失学;提升贫困地区办学水平,保证贫困户子女上好学。全县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和高校、中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两个项目在合肥市民生工程年度绩效评价中,双双位列第一名。

社会政策实现托底,“兜底线”精准保障特定群体。

扶贫政策靶向精准、力度增大。实施危房改造1500户,大批老人住进了新房;24个贫困村产业项目全面建成,脱贫389户1051人。

给特殊群体送上更多的温暖。为8718名五保供养对象(含城镇三无人员)购买长期医疗护理保险,1535人次获理赔资金146万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7亿元、特困供养金5400万元。建立民政、财政、残联会商制度,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中四级以上(含四级)残疾人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范围,为16913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资金1182万元;为15513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097万元;已为126名退役士兵提供了免费技能培训,发放生活补助11.34万元,支付培训机构培训费11.97万元……

一年来,社会救助体系、职业保障制度、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等进一步完善,稳稳托住民生的“底”。

中共庐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钱良好/文 周跃东 左学长/图

新闻推荐

乡村大地 春耕忙

2月23日,茶农们在安徽合肥庐江县一茶叶种植基地内劳作(无人机拍摄)。随着气温的升高,各地纷纷拉开春耕序幕,田间地头一片忙碌...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